Member
學校教育
2024.02.07
社群分享

IEP會議是什麼?家長要做什麼準備呢?

學校老師通知請家長到學校開IEP會議,與巡輔老師討論孩子這學期的狀況以及目標。
IEP會議很正式盛重嗎?有誰會參加?家長該準備什麼資料嗎?

 
根據《特殊教育法》,每一位有特教「正式生」身份的孩子,都會由老師為其擬定
一份專屬於他的個別化報告,稱為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 IEP),老師、治療師一般多簡稱它為IEP

 

這份IEP報告會由原班老師、特教老師、治療師等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針對學生的個別特質與能力訂定特教及相關治療師服務的全面計畫;內容包括:

 

1. 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
含:基本資料、家庭狀況、評量摘要、能力現況、特殊需求分析

 

2. 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含:特殊教育服務、相關校內專業服務(如:物理/職能/語言治療)、支持策略

 

3. 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
含:各領域發展目標、學年教育目標、學期教育目標、評量標準、評量方式

 

4. 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針對學生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分析與處理方式)
含:標的行為、行為功能、行為介入目標、介入策略、行政支援、執行結果

 

5. 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含:轉銜項目、升學輔導、心理輔導、生活輔導、福利服務、相關專業

 

*註:身心障礙且資賦優異學生之個別輔導計畫(IGP)內容,應併入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之規劃;幼兒園為身心障礙幼兒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時,也應符合上述規定喔!
 

 

 ▍IEP會議是什麼?

 

IEP會議的召開,即是針對上述IEP報告中的其中幾項內容進行討論,包含:

孩子的能力現況、需求評估、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設定、評量方式及標準、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行政支援、轉銜輔導等。


•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宗旨

普通班老師、特教老師、專業團隊治療師、學校行政人員等根據各自的專業與職責,透過團隊合作諮詢的方式,掌握學生特質,進行想法及意見的溝通,以發展合宜教學策略,提升對該學生的教學效能。

 

舉例而言:

物理治療師進行入班觀察,在掌握孩子的粗大動作能力及班上活動參與的狀況後,提出孩子能力現況與優弱勢,班級老師活動內容及環境的調整建議,以及引導孩子的技巧等等,幫助孩子在班級中適應得更好,並在班級活動的情境下練習特定能力。


•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撰寫者:

► 班級老師(普通班導師)

► 特教老師(資源班個管老師、巡迴輔導老師、特教班導師)

► 其他(如:專團治療師、科任老師、家長)

 

IEP計畫多由普通班/特教班的導師作為主要撰寫者,並將其他特教相關專業人員(如:治療師)所提出的觀察與建議統整進報告中。

 

•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議出席者:

必須出席:

► 家長(法定代理人或主要照顧者)

► 參與孩子在校一般教育與特殊教育服務的人員

如:導師、資源班個管老師、巡迴輔導老師

 

視需求與狀況出席:

► 孩子本人

► 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

►行政科室老師、社工、醫師等(出席的可能性較低)

 

• IEP會議開會時程

老師在開學前先就會為孩子訂定初步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並在開學後經過觀察,於開學後一個月內再進行檢討修正。

根據法規,每學期至少應檢討一次,因此通常會在學期末召開IEP會議,就該學期的計畫進行期末檢討,並討論下一學期的新計畫與目標。家長通常會在此時(上學期為12-1月左右、下學期為5-6月左右)收到學校的開會通知。

 

*轉學生的IEP則是於入學後一個月內訂定。

 

 ▍IEP會議的流程是什麼?家長要做什麼準備呢?

 

在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中,最重要也最需要共同討論的為「學生能力現況」及「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因每學期皆會變動、更新、修正及檢討,因此在家長在參與IEP會議前,需要事先做準備,才能比較精準地就孩子的能力與需求和老師們共同討論出最適合孩子的教學計畫。

 

• 依照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能力現況,家長能做什麼準備?

1. 早療方面: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根據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狀況,以及醫療院所聯合評估的報告摘要,整理出學生的能力現況以及特殊需求分析。

因此家長可提供學生完整詳盡的早療資料給老師,以利謄入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中,進而精準描述學生的能力現況。

早療資料包含:身心障礙證明、早療聯評評估報告、醫療診斷證明以及其他療育的相關資料,另外家長可提前與治療師討論,以文字記錄治療師的建議,一併事先提供給學校。

 

2. 家中表現:

學生能力現況分各領域,以學前階段為例分為「認知發展、溝通發展、動作發展、社會情緒發展、自理能力發展、感官知覺與其他發展」。除了老師在校的觀察外,召開IEP會議時,家長可主動分享孩子在家的學習表現與生活情形(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

 

因老師和家長介入協助的程度不同,因此常見到孩子在各種生活自理行為於不同情境出現不同的能力展現;加上老師在校無法觀察到較居家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盥洗、洗澡等),因此為詳實撰寫學生的能力現況,家長若能提供孩子在家的資訊,結合在校與在家的綜合表現,整理孩子的優弱勢能力,較能精準擬定符合學生能力的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3. 其他家長欲提出討論的問題:

IEP會議是家長、普通班老師、特教老師等人難得可面對面直接進行交流的時候。家長可將孩子某幾項較棘手、較急迫的問題提出來,讓各領域的老師與家長就其觀點與專業討論。

 

以「孩子頻繁尿褲子,且因此出現情緒行為問題」為例

► 家長可提出:

早療臨床心理師對於孩子心理焦慮的觀察與評估;職能治療師針對孩子如廁動機與自理能力的建議;於醫院泌尿科做的檢查結果與醫生建議;家長在家中的觀察與執行的策略。

 

► 普通班老師可提出:

孩子在普通班級中什麼情況容易尿褲子、尿褲子的前因後果狀況、對於孩子尿褲子所做的因應。

 

► 特教老師可提出:

針對孩子尿褲子的行為背後產生之原因、過程的行為推論與事後訓練之建議,老師和家中能配合同步在校實施之如廁訓練。

 

• 確認孩子的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前,家長能做什麼準備?

1. 結合孩子的個別能力現況、優弱勢能力,和老師共同討論、確認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前,家長可主動分享孩子在家中最為困擾的表現為何,進而比對孩子在學校的情形,在各領域(認知、溝通、動作、社會情緒、生活自理、感官知覺)層面,必須先學會、先練習、先訓練的目標為何,將有助於孩子在家的獨立自主及在校的學習成長。

 

2. 孩子在校外醫療院所進行的早療課程,以及治療師的建議目標,家長可主動提出來和老師分享,以利擬定相同方向的領域目標,相互配合、同步訓練,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

  



「教育」,並非單方面(僅學校老師、僅家長)的責任,尤其面對特殊需求的孩子,老師與家長必須攜手共同努力,在各種情境下同步進行,才能將孩子的學習成效最大化。

 

IEP會議結束後,家長可將教育目標記下來,在家同步練習,並定期評量,主動和老師分享評量結果,有助於孩子的整體成長喔!

  
 

延伸閱讀:
【特幼班介紹】特教班不只學生活自理-學前特教班教什麼?

 
根據《特殊教育法》,每一位有特教「正式生」身份的孩子,都會由老師為其擬定一份專屬於他的個別化報告,稱為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 IEP),老師、治療師一般多簡稱它為IEP

 

這份IEP報告會由原班老師、特教老師、治療師等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針對學生的個別特質與能力訂定特教及相關治療師服務的全面計畫;內容包括:

 

1. 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
含:基本資料、家庭狀況、評量摘要、能力現況、特殊需求分析

 

2. 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含:特殊教育服務、相關校內專業服務(如:物理/職能/語言治療)、支持策略

 

3. 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
含:各領域發展目標、學年教育目標、學期教育目標、評量標準、評量方式

 

4. 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針對學生情緒與行為問題的分析與處理方式)
含:標的行為、行為功能、行為介入目標、介入策略、行政支援、執行結果

 

5. 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含:轉銜項目、升學輔導、心理輔導、生活輔導、福利服務、相關專業

 

*註:身心障礙且資賦優異學生之個別輔導計畫(IGP)內容,應併入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之規劃;幼兒園為身心障礙幼兒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時,也應符合上述規定喔!
 

 

 ▍IEP會議是什麼?

 

IEP會議的召開,即是針對上述IEP報告中的其中幾項內容進行討論,包含:

孩子的能力現況、需求評估、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設定、評量方式及標準、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行政支援、轉銜輔導等。


•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的宗旨

普通班老師、特教老師、專業團隊治療師、學校行政人員等根據各自的專業與職責,透過團隊合作諮詢的方式,掌握學生特質,進行想法及意見的溝通,以發展合宜教學策略,提升對該學生的教學效能。

 

舉例而言:

物理治療師進行入班觀察,在掌握孩子的粗大動作能力及班上活動參與的狀況後,提出孩子能力現況與優弱勢,班級老師活動內容及環境的調整建議,以及引導孩子的技巧等等,幫助孩子在班級中適應得更好,並在班級活動的情境下練習特定能力。


•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撰寫者:

► 班級老師(普通班導師)

► 特教老師(資源班個管老師、巡迴輔導老師、特教班導師)

► 其他(如:專團治療師、科任老師、家長)

 

IEP計畫多由普通班/特教班的導師作為主要撰寫者,並將其他特教相關專業人員(如:治療師)所提出的觀察與建議統整進報告中。

 

•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議出席者:

必須出席:

► 家長(法定代理人或主要照顧者)

► 參與孩子在校一般教育與特殊教育服務的人員

如:導師、資源班個管老師、巡迴輔導老師

 

視需求與狀況出席:

► 孩子本人

► 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

►行政科室老師、社工、醫師等(出席的可能性較低)

 

• IEP會議開會時程

老師在開學前先就會為孩子訂定初步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並在開學後經過觀察,於開學後一個月內再進行檢討修正。

根據法規,每學期至少應檢討一次,因此通常會在學期末召開IEP會議,就該學期的計畫進行期末檢討,並討論下一學期的新計畫與目標。家長通常會在此時(上學期為12-1月左右、下學期為5-6月左右)收到學校的開會通知。

 

*轉學生的IEP則是於入學後一個月內訂定。

 

 ▍IEP會議的流程是什麼?家長要做什麼準備呢?

 

在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中,最重要也最需要共同討論的為「學生能力現況」及「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因每學期皆會變動、更新、修正及檢討,因此在家長在參與IEP會議前,需要事先做準備,才能比較精準地就孩子的能力與需求和老師們共同討論出最適合孩子的教學計畫。

 

• 依照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能力現況,家長能做什麼準備?

1. 早療方面: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會根據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狀況,以及醫療院所聯合評估的報告摘要,整理出學生的能力現況以及特殊需求分析。

因此家長可提供學生完整詳盡的早療資料給老師,以利謄入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中,進而精準描述學生的能力現況。

早療資料包含:身心障礙證明、早療聯評評估報告、醫療診斷證明以及其他療育的相關資料,另外家長可提前與治療師討論,以文字記錄治療師的建議,一併事先提供給學校。

 

2. 家中表現:

學生能力現況分各領域,以學前階段為例分為「認知發展、溝通發展、動作發展、社會情緒發展、自理能力發展、感官知覺與其他發展」。除了老師在校的觀察外,召開IEP會議時,家長可主動分享孩子在家的學習表現與生活情形(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

 

因老師和家長介入協助的程度不同,因此常見到孩子在各種生活自理行為於不同情境出現不同的能力展現;加上老師在校無法觀察到較居家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盥洗、洗澡等),因此為詳實撰寫學生的能力現況,家長若能提供孩子在家的資訊,結合在校與在家的綜合表現,整理孩子的優弱勢能力,較能精準擬定符合學生能力的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

 

3. 其他家長欲提出討論的問題:

IEP會議是家長、普通班老師、特教老師等人難得可面對面直接進行交流的時候。家長可將孩子某幾項較棘手、較急迫的問題提出來,讓各領域的老師與家長就其觀點與專業討論。

 

以「孩子頻繁尿褲子,且因此出現情緒行為問題」為例

► 家長可提出:

早療臨床心理師對於孩子心理焦慮的觀察與評估;職能治療師針對孩子如廁動機與自理能力的建議;於醫院泌尿科做的檢查結果與醫生建議;家長在家中的觀察與執行的策略。

 

► 普通班老師可提出:

孩子在普通班級中什麼情況容易尿褲子、尿褲子的前因後果狀況、對於孩子尿褲子所做的因應。

 

► 特教老師可提出:

針對孩子尿褲子的行為背後產生之原因、過程的行為推論與事後訓練之建議,老師和家中能配合同步在校實施之如廁訓練。

 

• 確認孩子的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前,家長能做什麼準備?

1. 結合孩子的個別能力現況、優弱勢能力,和老師共同討論、確認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前,家長可主動分享孩子在家中最為困擾的表現為何,進而比對孩子在學校的情形,在各領域(認知、溝通、動作、社會情緒、生活自理、感官知覺)層面,必須先學會、先練習、先訓練的目標為何,將有助於孩子在家的獨立自主及在校的學習成長。

 

2. 孩子在校外醫療院所進行的早療課程,以及治療師的建議目標,家長可主動提出來和老師分享,以利擬定相同方向的領域目標,相互配合、同步訓練,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

  



「教育」,並非單方面(僅學校老師、僅家長)的責任,尤其面對特殊需求的孩子,老師與家長必須攜手共同努力,在各種情境下同步進行,才能將孩子的學習成效最大化。

 

IEP會議結束後,家長可將教育目標記下來,在家同步練習,並定期評量,主動和老師分享評量結果,有助於孩子的整體成長喔!

  

延伸閱讀:
【特幼班介紹】特教班不只學生活自理-學前特教班教什麼?

柔柔老師
簡介

- 現職 -
公幼特教老師

- 學經歷 -
特殊教育系畢業
特殊教育研究所
心路基金會志工
學前巡迴輔導教師
學前特教班教師

- 現職 -
公幼特教老師

- 學經歷 -
特殊教育系畢業
特殊教育研究所
心路基金會志工
學前巡迴輔導教師
學前特教班教師
早療需求
小檢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