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特幼班老師,每到新的學年、新的學期,一定會有家長問到關於「融合」的事。
不過,融合對特殊孩子真的是好的嗎?又,每個孩子都「需要融合、且有能力去融合」嗎?
▍融合是什麼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指的是:讓特殊生與普通生在同一個環境一起上課,參與學習及生活。
融合對普通班孩子來說,能夠認識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學會包容、接納、同理;對特殊生來說,則能促進人際互動,擁有更多的刺激與學習。
以台灣現行狀況而言,根據特生的能力進入不同班型就學,而有不同的融合程度:
1. 普通班
主要在普通班就讀,視孩子的需求,「部分時間」到資源班接受加強課程。
2. 特殊教育班
主要在特教班學習,依能力與需求「部分時間」至普通班融合。
3. 特殊教育學校
以重度、極重度學童為優先,全日、全時就讀於特殊教育學校。
把兩群能力不同的學生放在一間教室裡,期待兩方都能從同一堂課中獲得學習效益,且營造良好的友伴互動,絕非易事。
融合教育一體兩面,有優點也有缺點,唯有正視孩子真正的能力與需求,衡量融合的適切與否,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適性學習。
那麼,融合現場會遇到什麼問題?融合的優缺點為何呢?
▍融合的優點
► 認知
對於認知欠佳的孩子而言,能有更深更廣的認知學習及模仿能力;對於受限於特質但認知能力正常的孩子來說,能夠獲得適齡的認知內容學習,如:課程活動、學業學習等。
► 語言
特生在普通班可接收到更多的語言刺激。
一般生的口語表達往往較特殊生好,他們會使用更多樣的詞彙、更長的語句、更複雜的句型,因此在普通班中,特殊生會浸潤在大量的語言刺激環境中。
► 動作
普通班孩子的粗大及精細動作發展能力好,既靈活,做事速度也較快。為了跟上團體的步調,特生得自發地努力配合同儕的活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即做了很多的動作練習。
► 社會情緒與人際互動
特生必須學習適應大團體生活,練習聽從團體指令,也透過與普通班孩子互動,獲得一來一往溝通的練習、模仿同齡的互動技巧、練習基本的社會禮儀、建立同儕人際關係。
► 生活自理
普通班孩子多能獨立進食、如廁、盥洗。在眼見同儕皆已建立基本能力的情形下,特生為跟上團體速度,有較高的動機努力學習生活自理,並建立獨立自主、自己做事的概念與習慣。
▍融合的缺點
► 認知
可以想見,在一堂課中,一般生能掌握的學業內容,特生未必能理解。教材若無法適合所有孩子,則定會影響部分孩子的學習權益。而普通班的老師也無法一對一地針對特生的認知能力去做課程設計與調整。
特生因認知能力落後,無法跟上普通班的學習進度時,除了上課時發呆浪費時間外,更可能因為察覺到自己與同儕能力上的落差,而出現自卑感,不快樂、不想要上學,甚至長久地失去學習的動機。
► 語言
若孩子無法如同齡孩子般流暢地「表達」,也無法「理解」普通班中老師同儕的溝通內容,導致上課聽不懂、同儕對話無法回應也無法加入,連自身需求都說不清楚,那麼老師和同儕可能就會忽略孩子的感受。
► 動作
大肢體動作的肌力、協調能力不足,導致跑不夠快、跳不夠遠。與同儕一同活動時,可能就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法跟上大家的步調;在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方面,恐怕會因為無法順暢地操作美勞用具、運筆能力不夠純熟,影響作品與作業的完成度。
► 社會情緒與人際互動
團體生活作息緊湊,常有團體指令遵守的要求,且孩子間的互動動態性高而複雜。
若孩子尚未發展互動的主動性,便容易被忽視、獨自一個人玩耍;又或者若社交互動技巧不純熟、衝動控制不佳、情緒控制不好、尚未建立基本的互動禮儀,便容易與同儕起衝突。
► 生活自理
尚未戒除尿布的孩子,或飲食、如廁、盥洗皆依賴一對一協助,生活自理多無法自行完成,那在普通班師生比較低的情況之下,特生即容易為了自行處理生活自理,而耽誤後面的課堂或活動。
孩子需要老師多花時間留意狀況與進度,又有課程活動之作息流程需持續進行,但受限人力,孩子的各種需求很難都被顧及。
另外,普教老師對融合教育的認知如何?對特教生的需求是否理解?特教老師在這之中擔任何種角色?學校又有提供哪些協助與資源?這些都是推動融合教育面臨的課題。
▼ 下圖取自臉書〈特教教師厭世聯盟〉之匿名貼文截圖 ▼
▍融合的負面案例
1. 孩子的能力未達融合需具備的適應能力:
■ 普通班的課程難度超過孩子的認知能力,上課時孩子時常發呆、放空,甚至出現自我刺激行為;進行活動與遊戲時,無法理解規則,搞不清楚大家在做什麼,難以參與其中。
特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大家,恐心生挫折感或僅能放空發呆。
■ 孩子語言表達差僅限於簡單詞彙與片語,且說話清晰度低,他人較難以理解其口語表達的意思。
進普通班融合時,同儕一開始還會試著與孩子溝通互動,但嘗試幾次都聽不懂,就索性不再找特生說話。
如此的過程,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與溝通動機,因此變得更不敢開口說話。
■ 孩子的社會情緒能力弱,與同儕互動依賴大人介入協助。然而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老師們沒辦法無時無刻協助孩子與同儕互動。
■ 孩子個性較被動,會有抗拒互動、逃避互動的情形,當同儕能力與孩子差距甚大,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變得更加抗拒學習。
■ 缺乏學習動機,對事物、玩具、活動、其他小朋友皆無興趣,無意願參與課程活動。
2. 家長對融合過度期待,孩子表現不如預期:
■ 家長對融合有很大的期待,覺得普通班有較多的同儕刺激、語言刺激、互動刺激,但孩子在實際融合後,變得更加退縮。
■ 當孩子本身沒有辦法接收與執行團體指令、同儕的訊息,或是沒有參與課程的學習動機,融合的效果便不如預期。
■ 孩子的各領域能力皆需要老師一對一引導,個別針對孩子的弱勢能力(如:口語表達、生活自理)加強到一定程度,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融合。
■ 即使在有同儕主動互動、說話溝通、充滿團體刺激的情況下,孩子並沒有太多的理會或是模仿的動機。
即使處於充斥著語言刺激的團體中、甚至有同儕主動與特生互動,孩子仍舊對他人沒有太多的理會,也沒有模仿的動機。
■ 孩子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作息及課程活動中,學習如何「與人互動」,這是在要融合之前很重要的一環。必須先具備基礎的能力,才能夠保護自己,才能融入團體生活,去普通班融合才有意義。
▍在融合之前
「特教班」的存在,必定有其意義。
除了能夠在較高的師生比、專業特教老師的教學下,提升孩子落後同齡的能力,並加強自身的弱勢能力,學會保護自己、照顧自己,未來才能在社會中生存。
若孩子經由專業的鑑定安置到特教班,在能力基礎還沒有養成、基本適應能力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家長在未多加了解與考慮下就急迫地想要孩子去普通班融合,那麼孩子到一個大團體的新環境,將會是反效果的學習。
反之,如果孩子能在特幼班穩定學習適性的課程、熟悉個別化的訓練,在老師的專業評估下,再循序漸進、視情況及需求地到普通班融合,而不是把「融合」視為特殊孩子學習的首要目標。
1. 準備好融合了嗎?
► 認知
是否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學前階段如:數字、顏色、形狀;學齡階段如注音、基本國字)?
► 語言
是否能夠主動表達自身需求?構音清晰是否能讓他人聽得懂?理解並聽從團體指令?
► 動作
是否擁有基本粗大動作能力(如:蹲走跑跳爬)與精細動作操作能力?
► 社會情緒與人際互動
是否有主動找同儕互動的主動性?是否有輪流、分享、合作等社會技巧?是否具備基本的社交禮儀互動能力?是否有穩定的情緒、具一定的衝動控制能力、不攻擊他人?
► 生活自理
是否有獨立進食、如廁、穿脫、盥洗等自理能力、不使生活自理耽誤課程活動的進行與學習?
2. 和普通班老師充分討論了嗎?
1. 普班老師特教知能是否足夠
2. 普班老師是否了解特殊教育
3. 普通班上是否已有特殊孩子
4. 是否會影響普通班課程的進度
5. 融合課程的共備或僅加入團體
6. 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與能力(學前如幼幼、混齡中小、混齡中大)
7. 上課方式是否符合孩子能力及需求
8. 個管老師/巡輔老師是否跟著陪同
9. 是否有陪讀老師或教師助理員的協助
10. 特教宣導的準備
特殊孩子逐年增加,甚至每班都有,還有越來越多可能轉安置(特轉普/普轉特)的孩子,除了全園性活動(校慶體表會、校外教學等)及大肌肉活動(共同遊樂場)之外,我們也真心希望能透過「融合」,一起相互討論課程、交流特教策略,幫助到更多不同的孩子。
*融合教育繪本推薦*
【 價值 】
失落的一角:小缺口尋找大圓滿。
你很特別:不管別人怎麼評價你,還是有人深深愛著你。
短耳朵的蘿里:覺得自卑,決定不當自己了。
做自己最快樂:主角有點自卑,總是羨慕別人。
什麼形狀都行:長得不一樣,也很棒。
我很厲害,但是我不驕傲: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
我做得到:有好多好多關於世界的問題。
愛你本來的樣子:喜歡小孩子本來的善良。
花婆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 挫折 】
哼,只有我能贏:沒有運動家風度。
希望之樹:想種一棵樹送給剛出生的妹妹,可是遇到許多困難。
爺爺一定有辦法:老舊的毯子交給爺爺,他一定能把它修好。
米爺爺學認字:和小朋友一起學認字。
我要去跟老師說:老師決定舉辦一場「不告狀大賽」。
熊貓先生,我願意等:願意等待準備的驚喜。
延伸閱讀
⦁【幼兒園】特教班與普通班有什麼差異?
⦁ 升國小鑑定安置
⦁ 【特幼班介紹】特教班不只學生活自理-學前特教班教什麼?
▍融合是什麼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指的是:讓特殊生與普通生在同一個環境一起上課,參與學習及生活。
融合對普通班孩子來說,能夠認識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學會包容、接納、同理;對特殊生來說,則能促進人際互動,擁有更多的刺激與學習。
以台灣現行狀況而言,根據特生的能力進入不同班型就學,而有不同的融合程度:
1. 普通班
主要在普通班就讀,視孩子的需求,「部分時間」到資源班接受加強課程。
2. 特殊教育班
主要在特教班學習,依能力與需求「部分時間」至普通班融合。
3. 特殊教育學校
以重度、極重度學童為優先,全日、全時就讀於特殊教育學校。
把兩群能力不同的學生放在一間教室裡,期待兩方都能從同一堂課中獲得學習效益,且營造良好的友伴互動,絕非易事。
融合教育一體兩面,有優點也有缺點,唯有正視孩子真正的能力與需求,衡量融合的適切與否,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適性學習。
那麼,融合現場會遇到什麼問題?融合的優缺點為何呢?
▍融合的優點
► 認知
對於認知欠佳的孩子而言,能有更深更廣的認知學習及模仿能力;對於受限於特質但認知能力正常的孩子來說,能夠獲得適齡的認知內容學習,如:課程活動、學業學習等。
► 語言
特生在普通班可接收到更多的語言刺激。
一般生的口語表達往往較特殊生好,他們會使用更多樣的詞彙、更長的語句、更複雜的句型,因此在普通班中,特殊生會浸潤在大量的語言刺激環境中。
► 動作
普通班孩子的粗大及精細動作發展能力好,既靈活,做事速度也較快。為了跟上團體的步調,特生得自發地努力配合同儕的活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即做了很多的動作練習。
► 社會情緒與人際互動
特生必須學習適應大團體生活,練習聽從團體指令,也透過與普通班孩子互動,獲得一來一往溝通的練習、模仿同齡的互動技巧、練習基本的社會禮儀、建立同儕人際關係。
► 生活自理
普通班孩子多能獨立進食、如廁、盥洗。在眼見同儕皆已建立基本能力的情形下,特生為跟上團體速度,有較高的動機努力學習生活自理,並建立獨立自主、自己做事的概念與習慣。
▍融合的缺點
► 認知
可以想見,在一堂課中,一般生能掌握的學業內容,特生未必能理解。教材若無法適合所有孩子,則定會影響部分孩子的學習權益。
而普通班的老師也無法一對一地針對特生的認知能力去做課程設計與調整。
特生因認知能力落後,無法跟上普通班的學習進度時,除了上課時發呆浪費時間外,更可能因為察覺到自己與同儕能力上的落差,而出現自卑感,不快樂、不想要上學,甚至長久地失去學習的動機。
► 語言
若孩子無法如同齡孩子般流暢地「表達」,也無法「理解」普通班中老師同儕的溝通內容,導致上課聽不懂、同儕對話無法回應也無法加入,連自身需求都說不清楚,那麼老師和同儕可能就會忽略孩子的感受。
► 動作
大肢體動作的肌力、協調能力不足,導致跑不夠快、跳不夠遠。與同儕一同活動時,可能就會感到力不從心、無法跟上大家的步調;在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方面,恐怕會因為無法順暢地操作美勞用具、運筆能力不夠純熟,影響作品與作業的完成度。
► 社會情緒與人際互動
團體生活作息緊湊,常有團體指令遵守的要求,且孩子間的互動動態性高而複雜。
若孩子尚未發展互動的主動性,便容易被忽視、獨自一個人玩耍;又或者若社交互動技巧不純熟、衝動控制不佳、情緒控制不好、尚未建立基本的互動禮儀,便容易與同儕起衝突。
► 生活自理
尚未戒除尿布的孩子,或飲食、如廁、盥洗皆依賴一對一協助,生活自理多無法自行完成,那在普通班師生比較低的情況之下,特生即容易為了自行處理生活自理,而耽誤後面的課堂或活動。
孩子需要老師多花時間留意狀況與進度,又有課程活動之作息流程需持續進行,但受限人力,孩子的各種需求很難都被顧及。
另外,普教老師對融合教育的認知如何?對特教生的需求是否理解?特教老師在這之中擔任何種角色?學校又有提供哪些協助與資源?這些都是推動融合教育面臨的課題。
▍融合的負面案例
1. 孩子的能力未達融合需具備的適應能力:
■ 普通班的課程難度超過孩子的認知能力,上課時孩子時常發呆、放空,甚至出現自我刺激行為;進行活動與遊戲時,無法理解規則,搞不清楚大家在做什麼,難以參與其中。
特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大家,恐心生挫折感或僅能放空發呆。
■ 孩子語言表達差僅限於簡單詞彙與片語,且說話清晰度低,他人較難以理解其口語表達的意思。進普通班融合時,同儕一開始還會試著與孩子溝通互動,但嘗試幾次都聽不懂,就索性不再找特生說話。
如此的過程,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與溝通動機,因此變得更不敢開口說話。
■ 孩子的社會情緒能力弱,與同儕互動依賴大人介入協助。然而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老師們沒辦法無時無刻協助孩子與同儕互動。
■ 孩子個性較被動,會有抗拒互動、逃避互動的情形,當同儕能力與孩子差距甚大,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變得更加抗拒學習。
■ 缺乏學習動機,對事物、玩具、活動、其他小朋友皆無興趣,無意願參與課程活動。
2. 家長對融合過度期待,孩子表現不如預期:
■ 家長對融合有很大的期待,覺得普通班有較多的同儕刺激、語言刺激、互動刺激,但孩子在實際融合後,變得更加退縮。
■ 當孩子本身沒有辦法接收與執行團體指令、同儕的訊息,或是沒有參與課程的學習動機,融合的效果便不如預期。
■ 孩子的各領域能力皆需要老師一對一引導,個別針對孩子的弱勢能力(如:口語表達、生活自理)加強到一定程度,才能從中獲得真正的融合。
■ 即使在有同儕主動互動、說話溝通、充滿團體刺激的情況下,孩子並沒有太多的理會或是模仿的動機。
即使處於充斥著語言刺激的團體中、甚至有同儕主動與特生互動,孩子仍舊對他人沒有太多的理會,也沒有模仿的動機。
■ 孩子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作息及課程活動中,學習如何「與人互動」,這是在要融合之前很重要的一環。必須先具備基礎的能力,才能夠保護自己,才能融入團體生活,去普通班融合才有意義。
▼ 下圖取自臉書〈特教教師厭世聯盟〉之匿名貼文截圖 ▼
▍在融合之前
「特教班」的存在,必定有其意義。
除了能夠在較高的師生比、專業特教老師的教學下,提升孩子落後同齡的能力,並加強自身的弱勢能力,學會保護自己、照顧自己,未來才能在社會中生存。
若孩子經由專業的鑑定安置到特教班,在能力基礎還沒有養成、基本適應能力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家長在未多加了解與考慮下就急迫地想要孩子去普通班融合,那麼孩子到一個大團體的新環境,將會是反效果的學習。
反之,如果孩子能在特幼班穩定學習適性的課程、熟悉個別化的訓練,在老師的專業評估下,再循序漸進、視情況及需求地到普通班融合,而不是把「融合」視為特殊孩子學習的首要目標。
1. 準備好融合了嗎?
► 認知
是否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學前階段如:數字、顏色、形狀;學齡階段如注音、基本國字)?
► 語言
是否能夠主動表達自身需求?構音清晰是否能讓他人聽得懂?理解並聽從團體指令?
► 動作
是否擁有基本粗大動作能力(如:蹲走跑跳爬)與精細動作操作能力?
► 社會情緒與人際互動
是否有主動找同儕互動的主動性?是否有輪流、分享、合作等社會技巧?是否具備基本的社交禮儀互動能力?是否有穩定的情緒、具一定的衝動控制能力、不攻擊他人?
► 生活自理
是否有獨立進食、如廁、穿脫、盥洗等自理能力、不使生活自理耽誤課程活動的進行與學習?
2. 和普通班老師充分討論了嗎?
1. 普班老師特教知能是否足夠
2. 普班老師是否了解特殊教育
3. 普通班上是否已有特殊孩子
4. 是否會影響普通班課程的進度
5. 融合課程的共備或僅加入團體
6. 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與能力(學前如幼幼、混齡中小、混齡中大)
7. 上課方式是否符合孩子能力及需求
8. 個管老師/巡輔老師是否跟著陪同
9. 是否有陪讀老師或教師助理員的協助
10. 特教宣導的準備
特殊孩子逐年增加,甚至每班都有,還有越來越多可能轉安置(特轉普/普轉特)的孩子,除了全園性活動(校慶體表會、校外教學等)及大肌肉活動(共同遊樂場)之外,我們也真心希望能透過「融合」,一起相互討論課程、交流特教策略,幫助到更多不同的孩子。
*融合教育繪本推薦*
【 價值 】
失落的一角:小缺口尋找大圓滿。
你很特別:不管別人怎麼評價你,還是有人深深愛著你。
短耳朵的蘿里:覺得自卑,決定不當自己了。
做自己最快樂:主角有點自卑,總是羨慕別人。
什麼形狀都行:長得不一樣,也很棒。
我很厲害,但是我不驕傲: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
我做得到:有好多好多關於世界的問題。
愛你本來的樣子:喜歡小孩子本來的善良。
花婆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 挫折 】
哼,只有我能贏:沒有運動家風度。
希望之樹:想種一棵樹送給剛出生的妹妹,可是遇到許多困難。
爺爺一定有辦法:老舊的毯子交給爺爺,他一定能把它修好。
米爺爺學認字:和小朋友一起學認字。
我要去跟老師說:老師決定舉辦一場「不告狀大賽」。
熊貓先生,我願意等:願意等待準備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