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kidodoo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小朋友容易摔倒,是不是腳沒有力氣?/ photoac
▍孩子跑不快、懶得走、易摔倒
其實孩子在發育期間,骨骼肌肉都在茁壯中,均衡的營養與飲食、足夠的活動量以及充分的日照,是孩子基礎體能的重要關鍵,雖然肌力差的確可能導致跑不快、懶得走也較容易摔倒,但不能斷定有直接相關。
例如:扁平足和下肢韌帶鬆弛可能導致站立時支撐不足,孩子耗能較大當然也容易累;腳踝關節不穩定或本體感覺較差則也是容易摔倒的因素之一。
另外,後天的環境條件也應該納入評估的項目,例如:孩子走路的時間長度、是否經常被人抱著、家中乘坐電梯居多、還是有樓梯能讓孩子下肢有活動的機會? 除了平坦的地板外,石頭路、泥地、草地、沙地甚至是上下坡道,多元的接觸不同材質和硬度不同的地面,都能刺激孩子的平衡覺,並訓練腳踝和腳底板的的支撐力。
盪鞦韆、翹翹板和溜滑梯這類搖擺與滑動的遊樂器材則可以促進本體覺和平衡感,不同方向的傾斜與重心轉移也能加強孩子將來面對危險的即時反應;若住家附近沒有相關的公園設施,現在網路上有許多媒材影片,不妨在家做做親子體適能或簡易有氧舞蹈,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孩子好常W坐姿
W坐姿是臨床上家長常問的問題排行榜前幾名,當孩子出現W坐姿時,家長們都會格外緊張和擔心;不過,其實在討論W坐姿是不是肌力差之前,家長應該先觀察孩子在什麼情形下會W坐姿?頻率和時間有多長?除了W坐姿外,也會盤腿坐嗎? 盤坐時會痛嗎? 蹲下起立和上下樓梯有沒有異常呢? 走路是否會一拐一拐的?
以上都是判斷W坐姿是否為肌力差的觀察項目,W坐姿不能跟肌力差直接劃上等號,可能是其他因素衍生而來的。
W坐姿有時候可能單純只是一般成人也會出現的姿勢轉換(例如換邊翹二郎腿)。當然並非說喜歡W坐姿就「沒有負面影響」,四歲之前的孩子通常不建議W坐姿的原因在於:長時間W坐姿會導致大腿骨內轉的角度增加,所以常常合併 X 型膝蓋,走路的時候就會出現內八的狀態。
▍為什麼喜歡W坐姿呢 ?
簡單而言比較省力跟輕鬆。
幼兒階段的關節都還十分有彈性且柔軟,所以才可以採取彎曲幅度很大的W坐姿;孩子的核心肌群跟平衡感都還沒有發展成熟,W坐姿可以讓肌肉與地面有最大的接觸面積,且因重心比盤腿坐來得低,相對來說可提供穩定安全的感覺。
此外W坐姿大多是用骨骼本身的位置結構去固定,不需要依靠肌肉力量支持姿勢,所以孩子才會覺得比較省力和輕鬆。
另一方面也需要額外評估孩子是否有鼠蹊部較緊繃和骨盆前傾的狀況;若有,則盤坐時孩子可能會主訴大腿內側不舒服或膝蓋騰空無法碰觸地板,因為骨盆開合角度變大,需要更多肌肉力量,因此孩子容易疲勞,「盤坐時間也較短」。
▍家長、老師該怎麼做呢?
建議平時讓孩子嘗試其他坐姿,例如長坐姿或側坐,也可以讓孩子坐在小板凳上,以避免呈現W坐姿。
一般來說三歲過後W坐姿的次數會越來越少,以利其他動作姿勢的發展,例如盤坐時要站立起來比較迅速。
我們可將W坐姿視為發展過程中的過渡時期與自然現象,也請家長們放心W坐姿並不會導致髖關節脫臼,更無需開刀治療,只要多加留意並觀察孩子即可。
▍多觀察、詢問專業人員,不用太擔心
其實家長對於孩子的動作表現欠佳無需太過驚慌,除非立志培養成運動選手或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否則到郊外踏青或參與戶外活動,透過開心的奔跑以及和同齡小朋友愉悅的互動玩耍,就能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基本體能;日常生活中也可讓孩子多多嘗試不同的大動作,例如跪姿、彎腰後起身、前後步、墊腳尖和原地踏步等等,都對孩子的肢體發展有所幫助。
家長若依舊十分擔心,多觀察孩子平日裡的姿勢和習慣, 至復健科與專業人員討論並評估,會是消除疑慮最理想的方式!
本文為kidodoo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小朋友容易摔倒,是不是腳沒有力氣?/ photoac
▍孩子跑不快、懶得走、易摔倒
其實孩子在發育期間,骨骼肌肉都在茁壯中,均衡的營養與飲食、足夠的活動量以及充分的日照,是孩子基礎體能的重要關鍵,雖然肌力差的確可能導致跑不快、懶得走也較容易摔倒,但不能斷定有直接相關。
例如:扁平足和下肢韌帶鬆弛可能導致站立時支撐不足,孩子耗能較大當然也容易累;腳踝關節不穩定或本體感覺較差則也是容易摔倒的因素之一。
另外,後天的環境條件也應該納入評估的項目,例如:孩子走路的時間長度、是否經常被人抱著、家中乘坐電梯居多、還是有樓梯能讓孩子下肢有活動的機會? 除了平坦的地板外,石頭路、泥地、草地、沙地甚至是上下坡道,多元的接觸不同材質和硬度不同的地面,都能刺激孩子的平衡覺,並訓練腳踝和腳底板的的支撐力。
盪鞦韆、翹翹板和溜滑梯這類搖擺與滑動的遊樂器材則可以促進本體覺和平衡感,不同方向的傾斜與重心轉移也能加強孩子將來面對危險的即時反應;若住家附近沒有相關的公園設施,現在網路上有許多媒材影片,不妨在家做做親子體適能或簡易有氧舞蹈,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孩子好常W坐姿
W坐姿是臨床上家長常問的問題排行榜前幾名,當孩子出現W坐姿時,家長們都會格外緊張和擔心;不過,其實在討論W坐姿是不是肌力差之前,家長應該先觀察孩子在什麼情形下會W坐姿?頻率和時間有多長?除了W坐姿外,也會盤腿坐嗎? 盤坐時會痛嗎? 蹲下起立和上下樓梯有沒有異常呢? 走路是否會一拐一拐的?
以上都是判斷W坐姿是否為肌力差的觀察項目,W坐姿不能跟肌力差直接劃上等號,可能是其他因素衍生而來的。
W坐姿有時候可能單純只是一般成人也會出現的姿勢轉換(例如換邊翹二郎腿)。當然並非說喜歡W坐姿就「沒有負面影響」,四歲之前的孩子通常不建議W坐姿的原因在於:長時間W坐姿會導致大腿骨內轉的角度增加,所以常常合併 X 型膝蓋,走路的時候就會出現內八的狀態。
▍為什麼喜歡W坐姿呢 ?
簡單而言比較省力跟輕鬆。
幼兒階段的關節都還十分有彈性且柔軟,所以才可以採取彎曲幅度很大的W坐姿;孩子的核心肌群跟平衡感都還沒有發展成熟,W坐姿可以讓肌肉與地面有最大的接觸面積,且因重心比盤腿坐來得低,相對來說可提供穩定安全的感覺。
此外W坐姿大多是用骨骼本身的位置結構去固定,不需要依靠肌肉力量支持姿勢,所以孩子才會覺得比較省力和輕鬆。
另一方面也需要額外評估孩子是否有鼠蹊部較緊繃和骨盆前傾的狀況;若有,則盤坐時孩子可能會主訴大腿內側不舒服或膝蓋騰空無法碰觸地板,因為骨盆開合角度變大,需要更多肌肉力量,因此孩子容易疲勞,「盤坐時間也較短」。
▍家長、老師該怎麼做呢?
建議平時讓孩子嘗試其他坐姿,例如長坐姿或側坐,也可以讓孩子坐在小板凳上,以避免呈現W坐姿。
一般來說三歲過後W坐姿的次數會越來越少,以利其他動作姿勢的發展,例如盤坐時要站立起來比較迅速。
我們可將W坐姿視為發展過程中的過渡時期與自然現象,也請家長們放心W坐姿並不會導致髖關節脫臼,更無需開刀治療,只要多加留意並觀察孩子即可。
▍多觀察、詢問專業人員,不用太擔心
其實家長對於孩子的動作表現欠佳無需太過驚慌,除非立志培養成運動選手或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否則到郊外踏青或參與戶外活動,透過開心的奔跑以及和同齡小朋友愉悅的互動玩耍,就能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基本體能;日常生活中也可讓孩子多多嘗試不同的大動作,例如跪姿、彎腰後起身、前後步、墊腳尖和原地踏步等等,都對孩子的肢體發展有所幫助。
家長若依舊十分擔心,多觀察孩子平日裡的姿勢和習慣, 至復健科與專業人員討論並評估,會是消除疑慮最理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