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教養互動
2024.11.06
社群分享

孩子在校狀況百出、注意力不佳,一定要為孩子找資源:早療與特教

看到很多焦急的家長會在臉書社團發文詢問:孩子被老師告知「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神遊分心」、「學習慢或落後」、「在班上會突然站起來拿東西」等等。上面這些狀況我都遇過。在拉拔一雙龍鳳胎長大的過程中,面臨了無數的困難。一路從醫院早療、到學校特教,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原文出自臉書社團:小ㄧ聯盟
 

 
 
多年來,我一打二一雙龍鳳胎,在帶他們長大的過程中,面臨了無數的困難,但我們也就這麼一路關關難過關關過了,如今姐弟已經就讀高職。

或許有人覺得我為何要把孩子的事公開在網路 ,但我只是想讓在為孩子擔憂的家長們有個經驗文,讓有相同狀況的家長知道,你/妳們不孤單。

  
  
 ▍孩子發展有點慢?糾結是否要看醫生? 

 
孩子出生後,我用正常的教養方式帶孩子,但觀察到姐弟發展各不同:姐姐比較快放手走路,弟弟比較快講話,但到了ㄧ歲半的時候,我慢慢察覺到他們的發展似乎慢了點。

 

婆家人說「大隻雞慢啼」,要我不用緊張,但當媽的怎麼可能不緊張?

直到孩子兩歲半,娘家嫂嫂載著我們去醫院評估。經過完整的評估,姐弟獲得了「疑似發展遲緩」及「疑似注意力不集中」的診斷。

 

醫生提醒我們可以找復健科去上早期療育課,我馬上上網查了台中的復健科診所。當時接受早療的孩子還不多,所以我們很快地就排上職能課、物理課和語言課。就這樣我從孩子兩歲半開始上療育課。
  

白天姐弟輪流在兩間診所上課,晚上在家我就複習治療師所教的。大動作的練習像是:跳格子、小牛推車、雙腳交互抬腿、腳挾球走路等。反正能想到的我都讓小孩做,連治療師的教具,我都手工製作,連治療師看到這些教具,都說厲害。相似的教具在市面上售價可是要$500元~$2000元不等。

 
✱ 小提醒:學齡前通常不會確診「注意力不集中」,除非孩子狀況很嚴重,不然大部分都會是「疑似」。除非孩子狀況很嚴重,醫生才會直接予以注意力不集中的明確診斷。
 
✱ 小提醒:一開始我只排了ㄧ間復健科診所,後來治療師建議可以多排幾間,讓孩子有更多療育經驗。
 
  
 

▍進入國小,不同考驗
  
直到孩子準備入小學,我們從兒童發展科轉至兒童心智科。第一次踏進心智科診間 ,醫師直接問我:「媽媽,妳需要我怎麼幫妳嗎?」

我回:「因為小孩在來要小ㄧ了,我擔心他們跟不上,想做心理衡鑑做鑑定安置入學」

 

於是經過漫長的評估跟心理衡鑑,兩姐弟順利安置入學進入普通班,但國語、數學抽離上課,到資源班(潛能班)由特教老師協助加強。

  

小ㄧ開學後,兒子的班導多次向我反應:「媽媽,他在上課時,會起身要動我的電腦」、「媽媽,他上完廁所後,沒有馬上回教室,而是探頭看其他教室」。

 

於是,我又帶兒子回診,醫師聽完我的描述,看了孩子ㄧ下,便開了注意力的藥物。我不認為服藥是害孩子,我只希望孩子能在穩定的情況下,聽進老師的指令、好好跟著班上同學的步調學習。那時我們經醫師同意,週末寒暑假可不服藥。

 
 ✱ 註:資源班/潛能班的孩子學籍在普通班,但每週會拉一些課堂時段到資源班教室上課。例如:國語、數學、人際互動等。這些有「特教生」身份的孩子會有負責的個管老師,輔導室特教組在學期前就會安排出孩子的課表。
 
 

▍我的養育方式

 
孩子小二、小三時,因為課業繁重,我選擇停掉早療課,但小孩的運動課程,我還是固定安排,包含:小ㄧ的直排輪,小二小三的跆拳道。只要週末,我也盡可能地帶出門、去公園騎腳踏車。

 

飲食方面,他們很少碰含咖啡因的食物,像是:茶葉類飲料、糖果或巧克力。除非我說可以吃,他們才會吃。

睡眠方面,在國小階段我盡量讓他們在十點前上床睡覺。

 

國小他們沒安親也沒課輔,只有小二開始補兒美(我們曾被補習班拒絕過,努力後才找到願意收我們家孩子的兒美補習班),小五補數學(與兒美班同補習班,那裡的老師願意帶他們)。而作業的部分則是我自己慢慢盯、慢慢磨。從小ㄧ哭哭啼啼地寫作業,調整寫作業順序,直到他們自己會安排怎麼寫作業,我只負責檢查跟簽聯絡簿。

兩個孩子在不同班級,每天的作業不盡相同,我買自修跟練習簿解答,一一陪著他們看。

   
 

▍特教資源非常之必須,不要怕貼標籤

 
在孩子求學階段,很幸運地都遇到了解孩子狀況的好老師。我曾在孩子要戶外教學前,詢問班導是否需要家長隨行,結果從小ㄧ到小六的老師們都說:「”媽媽 ,妳就放心地交給我們,同學們也都會協助的!」。(媽媽連ㄧ次都沒跟到,有點失望呀~)

 

曾經我也擔心孩子在班上的狀況,但後來事實證明我多慮了。老師們鮮少在上課時間打電話給我,要我去學校處理孩子狀況。孩子若在校有狀況,老師多是處理完畢才告知我。實在很感激孩子的同班同學的協助、包容。

 

我很慶幸在得知孩子狀況時,即便長輩認為孩子去資源班會被貼標籤、被人欺負,但我仍堅持讓孩子上資源班 。我不想把自己搞瘋、也不想破壞親子關係,老師面對孩子的狀況,自然是比我們家長更有經驗、專業與方法。記得曾經有一次自己教數學時,教到小孩大哭說他聽不懂、他真的不會。那時我耐性用罄,差點扁小孩。後來轉身傳訊請資源班老師協助指導,想不到隔天放學,孩子就笑著說他會了。

  
 

▍生活自理、獨立自主

 
在知道孩子學習慢後 ,我開始積極教他們生活自理,包含:手洗衣服、曬跟收衣服、洗自己的碗(我被婆婆唸說怎麼讓小孩洗碗,我回她「有時間看電視,就有時間洗碗」)、安全使用電器用品、自己騎腳踏車買早餐(從走路買東西開始,一直訓練到能騎腳踏車買東西)。

 

我不是十全十美的媽媽,亦不會要求我的孩子們成為完美的孩子。但他們只要媽媽聲控就會動,有時不用聲控也會自動。

 

過程中長輩多有意見,像是:「妳怎麼讓男生洗衣服、洗米?」、「妳怎麼讓他自己買早餐?」等等。

我只想說:我現在不教他們,等他們以後離開家住外面,什麼都不會時,要怎麼辦?難道我要幫ㄧ輩子嗎?

 
 

▍親愛的家長,請聽我說

 
給跟我家孩子有同樣狀況的家長們:

你們不孤單,除了在網路社群上可以找到很多面臨相同問題的家長,也記得適時找學校輔導室特教組,並務必做好良好的親師溝通。若遇到對孩子不友善的學校,也請謹慎評估是否需要轉學。若在醫師評估下,建議需要服藥,請遵循醫囑。

 
也絕對要記得——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一定要找時間讓自己能夠喘息,因為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陪著孩子慢慢長大,陪孩子慢慢走。

 

給其他一般生的家長:

或許您們對於特殊生有些許的害怕與不安,但不是所有的特殊生都會爆炸。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個性與特質,特生不過是某項特質較強烈,影響了學業學習、運動能力、注意力狀況、情緒控制,他們一樣也是可愛的孩子。

 
多ㄧ點理解,或許有不同的結果。當然若真的遇到無法相處或特生家長不願意積極處理的狀況,也必須善用學校資源。


 
  

▶︎▶︎ 提醒

若家長們對孩子的狀況有疑慮,可至以下科別接受專業的評估

學齡前:早療聯合評估中心、(兒童)復健科、兒童發展科,小兒科的發展門診

學齡後:兒童心智科,青少年心智科、兒童或青少年精神科、兒童身心科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原文出自臉書社團:小ㄧ聯盟
 

 
多年來,我一打二一雙龍鳳胎,在帶他們長大的過程中,面臨了無數的困難,但我們也就這麼一路關關難過關關過了,如今姐弟已經就讀高職。

或許有人覺得我為何要把孩子的事公開在網路 ,但我只是想讓在為孩子擔憂的家長們有個經驗文,讓有相同狀況的家長知道,你/妳們不孤單。

 
 

 ▍孩子發展有點慢?糾結是否要看醫生? 

 
孩子出生後,我用正常的教養方式帶孩子,但觀察到姐弟發展各不同:姐姐比較快放手走路,弟弟比較快講話,但到了ㄧ歲半的時候,我慢慢察覺到他們的發展似乎慢了點。

 

婆家人說「大隻雞慢啼」,要我不用緊張,但當媽的怎麼可能不緊張?

直到孩子兩歲半,娘家嫂嫂載著我們去醫院評估。經過完整的評估,姐弟獲得了「疑似發展遲緩」及「疑似注意力不集中」的診斷。

 

醫生提醒我們可以找復健科去上早期療育課,我馬上上網查了台中的復健科診所。當時接受早療的孩子還不多,所以我們很快地就排上職能課、物理課和語言課。就這樣我從孩子兩歲半開始上療育課。
  

白天姐弟輪流在兩間診所上課,晚上在家我就複習治療師所教的。大動作的練習像是:跳格子、小牛推車、雙腳交互抬腿、腳挾球走路等。反正能想到的我都讓小孩做,連治療師的教具,我都手工製作,連治療師看到這些教具,都說厲害。相似的教具在市面上售價可是要$500元~$2000元不等。

 
✱ 小提醒:學齡前通常不會確診「注意力不集中」,除非孩子狀況很嚴重,不然大部分都會是「疑似」。除非孩子狀況很嚴重,醫生才會直接予以注意力不集中的明確診斷。
 
✱ 小提醒:一開始我只排了ㄧ間復健科診所,後來治療師建議可以多排幾間,讓孩子有更多療育經驗。
 
  
 

▍進入國小,不同考驗
  
直到孩子準備入小學,我們從兒童發展科轉至兒童心智科。第一次踏進心智科診間 ,醫師直接問我:「媽媽,妳需要我怎麼幫妳嗎?」

我回:「因為小孩在來要小ㄧ了,我擔心他們跟不上,想做心理衡鑑做鑑定安置入學」

 

於是經過漫長的評估跟心理衡鑑,兩姐弟順利安置入學進入普通班,但國語、數學抽離上課,到資源班(潛能班)由特教老師協助加強。

  

小ㄧ開學後,兒子的班導多次向我反應:「媽媽,他在上課時,會起身要動我的電腦」、「媽媽,他上完廁所後,沒有馬上回教室,而是探頭看其他教室」。

 

於是,我又帶兒子回診,醫師聽完我的描述,看了孩子ㄧ下,便開了注意力的藥物。我不認為服藥是害孩子,我只希望孩子能在穩定的情況下,聽進老師的指令、好好跟著班上同學的步調學習。那時我們經醫師同意,週末寒暑假可不服藥。

 
 ✱ 註:資源班/潛能班的孩子學籍在普通班,但每週會拉一些課堂時段到資源班教室上課。例如:國語、數學、人際互動等。這些有「特教生」身份的孩子會有負責的個管老師,輔導室特教組在學期前就會安排出孩子的課表。
 
 

▍我的養育方式

 
孩子小二、小三時,因為課業繁重,我選擇停掉早療課,但小孩的運動課程,我還是固定安排,包含:小ㄧ的直排輪,小二小三的跆拳道。只要週末,我也盡可能地帶出門、去公園騎腳踏車。

 

飲食方面,他們很少碰含咖啡因的食物,像是:茶葉類飲料、糖果或巧克力。除非我說可以吃,他們才會吃。

睡眠方面,在國小階段我盡量讓他們在十點前上床睡覺。

 

國小他們沒安親也沒課輔,只有小二開始補兒美(我們曾被補習班拒絕過,努力後才找到願意收我們家孩子的兒美補習班),小五補數學(與兒美班同補習班,那裡的老師願意帶他們)。而作業的部分則是我自己慢慢盯、慢慢磨。從小ㄧ哭哭啼啼地寫作業,調整寫作業順序,直到他們自己會安排怎麼寫作業,我只負責檢查跟簽聯絡簿。

兩個孩子在不同班級,每天的作業不盡相同,我買自修跟練習簿解答,一一陪著他們看。

   
 

▍特教資源非常之必須,不要怕貼標籤

 
在孩子求學階段,很幸運地都遇到了解孩子狀況的好老師。我曾在孩子要戶外教學前,詢問班導是否需要家長隨行,結果從小ㄧ到小六的老師們都說:「”媽媽 ,妳就放心地交給我們,同學們也都會協助的!」。(媽媽連ㄧ次都沒跟到,有點失望呀~)

 

曾經我也擔心孩子在班上的狀況,但後來事實證明我多慮了。老師們鮮少在上課時間打電話給我,要我去學校處理孩子狀況。孩子若在校有狀況,老師多是處理完畢才告知我。實在很感激孩子的同班同學的協助、包容。

 

我很慶幸在得知孩子狀況時,即便長輩認為孩子去資源班會被貼標籤、被人欺負,但我仍堅持讓孩子上資源班 。我不想把自己搞瘋、也不想破壞親子關係,老師面對孩子的狀況,自然是比我們家長更有經驗、專業與方法。記得曾經有一次自己教數學時,教到小孩大哭說他聽不懂、他真的不會。那時我耐性用罄,差點扁小孩。後來轉身傳訊請資源班老師協助指導,想不到隔天放學,孩子就笑著說他會了。

  
 

▍生活自理、獨立自主

 
在知道孩子學習慢後 ,我開始積極教他們生活自理,包含:手洗衣服、曬跟收衣服、洗自己的碗(我被婆婆唸說怎麼讓小孩洗碗,我回她「有時間看電視,就有時間洗碗」)、安全使用電器用品、自己騎腳踏車買早餐(從走路買東西開始,一直訓練到能騎腳踏車買東西)。

 

我不是十全十美的媽媽,亦不會要求我的孩子們成為完美的孩子。但他們只要媽媽聲控就會動,有時不用聲控也會自動。

 

過程中長輩多有意見,像是:「妳怎麼讓男生洗衣服、洗米?」、「妳怎麼讓他自己買早餐?」等等。

我只想說:我現在不教他們,等他們以後離開家住外面,什麼都不會時,要怎麼辦?難道我要幫ㄧ輩子嗎?

 
 

▍親愛的家長,請聽我說

 
給跟我家孩子有同樣狀況的家長們:

你們不孤單,除了在網路社群上可以找到很多面臨相同問題的家長,也記得適時找學校輔導室特教組,並務必做好良好的親師溝通。若遇到對孩子不友善的學校,也請謹慎評估是否需要轉學。若在醫師評估下,建議需要服藥,請遵循醫囑。

 
也絕對要記得——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一定要找時間讓自己能夠喘息,因為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陪著孩子慢慢長大,陪孩子慢慢走。

 

給其他一般生的家長:

或許您們對於特殊生有些許的害怕與不安,但不是所有的特殊生都會爆炸。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個性與特質,特生不過是某項特質較強烈,影響了學業學習、運動能力、注意力狀況、情緒控制,他們一樣也是可愛的孩子。

 
多ㄧ點理解,或許有不同的結果。當然若真的遇到無法相處或特生家長不願意積極處理的狀況,也必須善用學校資源。


 
  

▶︎▶︎ 提醒

若家長們對孩子的狀況有疑慮,可至以下科別接受專業的評估

學齡前:早療聯合評估中心、(兒童)復健科、兒童發展科,小兒科的發展門診

學齡後:兒童心智科,青少年心智科、兒童或青少年精神科、兒童身心科

 

蘋果
簡介

育有一雙已就讀高職的龍鳳胎 

 

兩個孩子從2歲半開始做早療

入小後仍舊經歷注意力、行為、學業等等的魔王問題

 

一打二帶著孩子練習早療的活動、戶外運動、訓練生活自理、陪伴作業學習

其中的酸甜苦辣,難以向外人道


希望藉由我們的經驗讓迷惘的家長有方向,進而尋求醫療或特教資源的幫助!


 

育有一雙已就讀高職的龍鳳胎 

 

兩個孩子從2歲半開始做早療

入小後仍舊經歷注意力、行為、學業等等的魔王問題

 

一打二帶著孩子練習早療的活動、戶外運動、訓練生活自理、陪伴作業學習

其中的酸甜苦辣,難以向外人道


希望藉由我們的經驗讓迷惘的家長有方向,進而尋求醫療或特教資源的幫助!

早療需求
小檢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