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的過程
各種感覺在輸入大腦後進行解釋與統整,最後交由身體做出行為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舉例而言[媽媽叫孩子趕緊用湯匙吃飯]
這個過程牽涉到:
① 聽媽媽的指令 ▶ 聽覺
② 看著湯匙與碗裡的食物 ▶ 視覺
③ 感受手的位置並維持拿湯匙的姿勢、嘴巴張開的幅度 ▶ 本體覺
④ 食物放在嘴巴的感受 ▶ 觸覺
如此的過程需要各種訊息的整合,身體才能做出適切的反應。若哪一個步驟出了錯,就會出現湯匙沒拿好、舀好的食物灑得都是、打翻碗、吃得亂七八糟等的問題。
▍各式各樣的感覺與統合異常
感統異常包含孩子感受太過敏感、不舒服以至於想逃避;或是孩子感受太遲鈍、沒什麼感覺,因此需要尋求刺激。
不同感覺的敏感或鈍感有相異的表現,我們一個個來看各種感覺的統合異常有哪些可能的表現吧!
① 本體覺
本體覺是「人對於自己本體的感覺」,與動作流暢度度有關。人體經由肌肉、骨骼與關節接收訊息,並讓骨骼肌肉自如地活動,同時也察覺身體四肢的位置。如:模仿他人的動作時控制自己的肢體做出相似的動作、眼睛閉著也能掌握身體的姿勢位置。►►統合異常
本體覺不會出現敏感的問題,大多是尋求的行為表現,如:
▪︎ 孩子比較不清楚自己的肢體的位置。因此在團體生活中,容易用力過猛,不小心就揮打到同學。
▪︎ 進行動作活動時,常常看起來肢體不協調,容易碰撞甚至跌倒。
② 前庭覺
前庭覺負責掌管頭部與身體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身體平衡、行進速度與方向。經過大腦整合後,判斷該做的反應,如保持距離、維持平衡等。
►► 敏感&逃避
▪︎ 較傾向靜態的活動。
▪︎ 怕高、對不穩定的地方感到害怕,如:走平衡木、盪鞦韆、溜滑梯等。
▪︎ 進行大動作的活動時容易小心翼翼。
▪︎ 可能容易暈車。
►► 鈍感&尋求
▪︎ 不容易暈,即使轉很多圈也不會。
▪︎ 快跌倒了也不會去攙扶。
▪︎ 喜歡尋求速度快、轉圈、高刺激性的活動。
▪︎ 上課的時候時常無法安坐,容易扭動,或兩腳椅搖來搖去。
③ 觸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 容易排斥他人的碰觸,包含了擁抱與牽手。
▪︎ 對於衣服的觸感與標籤會特別在意。
▪︎ 嬰兒時期開始嘗試吃東西時,只接受特定口感的食物,或是嘗試刷牙時,反應很激烈。
▪︎ 洗澡洗頭時,可能對於水溫變化的反應很大。
▪︎ 出去玩的時候,對於脫鞋踩草地或沙地的接受度很低。
►► 鈍感&尋求
▪︎ 與敏感相反,這類的孩子常常在尋求不同的刺激,如咬指甲、摳手指。
▪︎ 對於食物、顏料將臉或手弄髒,甚至疼痛不太有知覺。
④ 聽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 對特定聲音敏感,大人還沒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小孩就衝去窗邊看救護車。
▪︎ 對廁所烘手機、雷聲或是警報聲感到緊張、恐懼、甚至尖叫。
▪︎ 排斥嘈雜的環境。
►► 鈍感&尋求
▪︎ 對聲音不一定會反應、電視要開很大聲。
▪︎ 一直聽某一特定聲音或音階,如重複按發聲玩具但不願意聽完。
⑤ 視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 不喜歡光亮、害怕強光,對閃爍的燈光、霓虹燈等感到不適。
▪︎ 對變化的環境感到焦慮、甚至害怕尖叫。
►► 鈍感&尋求
▪︎ 對光線、圖案、顏色無法正確反應
▪︎ 一直想看特定物品,如旋轉的電風扇、車輪等。
⑥ 味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不喜歡大多數常見食物,甚至常常哭鬧、拒食,需要誘騙或是轉移注意力才能接受。
►► 鈍感&尋求
喜歡重口味的食物、重鹹重油才好吃,甚至特定只吃某一種類型的食物。
⑦ 嗅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聞到特定氣味就有反應,甚至討厭特定氣味,會緊張到想逃離。
►► 鈍感&尋求
▪︎ 對味道沒反應,無法感知香味或臭味。
▪︎ 特定喜歡某些異味、譬如書墨味,一直想聞。
▍提供孩子感官經驗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歷經各式各樣的經驗與感受。每一次的感覺輸入,大腦都必須做出適切的反應與修正。經由一次次的刺激,連結肌肉動作、想法與經驗,使大腦功能愈加提升與成熟。如此便可以執行越來越困難的任務,例如需要技巧的運動,或是課業學習。
因此,坊間的感統課程會提供各式各樣的感官經驗,翻滾、攀爬、觸摸不同尺寸材質的物品等,讓孩子感官接收各種刺激。讓孩子體驗各式感官刺激是好的,尤其到公園跑跳攀爬、腳踏草地、溜滑梯盪鞦韆,都是很好的刺激。不過若說到感統異常的「治療」,就不簡單了。
各種感覺輸入就像是不同的調味料,每位孩子各種感覺輸入的需求量與比例不一樣,絕非越多越好。如果孩子感統異常,各種感覺輸入的份量拿捏相當倚丈治療師的專業與經驗。
如果孩子有上述的感統的問題,直接找職能治療師評估才能直搗問題點喔!
photo / canva
▍感覺統合的過程
各種感覺在輸入大腦後進行解釋與統整,最後交由身體做出行為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舉例而言[媽媽叫孩子趕緊用湯匙吃飯]
這個過程牽涉到:
① 聽媽媽的指令 ▶ 聽覺
② 看著湯匙與碗裡的食物 ▶ 視覺
③ 感受手的位置並維持拿湯匙的姿勢、嘴巴張開的幅度 ▶ 本體覺
④ 食物放在嘴巴的感受 ▶ 觸覺
如此的過程需要各種訊息的整合,身體才能做出適切的反應。若哪一個步驟出了錯,就會出現湯匙沒拿好、舀好的食物灑得都是、打翻碗、吃得亂七八糟等的問題。
▍各式各樣的感覺與統合異常
感統異常包含孩子感受太過敏感、不舒服以至於想逃避;或是孩子感受太遲鈍、沒什麼感覺,因此需要尋求刺激。
不同感覺的敏感或鈍感有相異的表現,我們一個個來看各種感覺的統合異常有哪些可能的表現吧!
① 本體覺
本體覺是『人對於自己本體的感覺』,與動作流暢度度有關。人體經由肌肉、骨骼與關節接收訊息,並讓骨骼肌肉自如地活動,同時也察覺身體四肢的位置。如:模仿他人的動作時控制自己的肢體做出相似的動作、眼睛閉著也能掌握身體的姿勢位置。►►統合異常
本體覺不會出現敏感的問題,大多是尋求的行為表現,如:
▪︎ 孩子比較不清楚自己的肢體的位置。因此在團體生活中,容易用力過猛,不小心就揮打到同學。
▪︎ 進行動作活動時,常常看起來肢體不協調,容易碰撞甚至跌倒。
② 前庭覺
前庭覺負責掌管頭部與身體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身體平衡、行進速度與方向。經過大腦整合後,判斷該做的反應,如保持距離、維持平衡等。
►► 敏感&逃避
▪︎ 較傾向靜態的活動。
▪︎ 怕高、對不穩定的地方感到害怕,如:走平衡木、盪鞦韆、溜滑梯等。
▪︎ 進行大動作的活動時容易小心翼翼。
▪︎ 可能容易暈車。
►► 鈍感&尋求
▪︎ 不容易暈,即使轉很多圈也不會。
▪︎ 快跌倒了也不會去攙扶。
▪︎ 喜歡尋求速度快、轉圈、高刺激性的活動。
▪︎ 上課的時候時常無法安坐,容易扭動,或兩腳椅搖來搖去。
③ 觸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 容易排斥他人的碰觸,包含了擁抱與牽手。
▪︎ 對於衣服的觸感與標籤會特別在意。
▪︎ 嬰兒時期開始嘗試吃東西時,只接受特定口感的食物,或是嘗試刷牙時,反應很激烈。
▪︎ 洗澡洗頭時,可能對於水溫變化的反應很大。
▪︎ 出去玩的時候,對於脫鞋踩草地或沙地的接受度很低。
►► 鈍感&尋求
▪︎ 與敏感相反,這類的孩子常常在尋求不同的刺激,如咬指甲、摳手指。
▪︎ 對於食物、顏料將臉或手弄髒,甚至疼痛不太有知覺。
④ 聽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 對特定聲音敏感,大人還沒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小孩就衝去窗邊看救護車。
▪︎ 對廁所烘手機、雷聲或是警報聲感到緊張、恐懼、甚至尖叫。
▪︎ 排斥嘈雜的環境。
►► 鈍感&尋求
▪︎ 對聲音不一定會反應、電視要開很大聲。
▪︎ 一直聽某一特定聲音或音階,如重複按發聲玩具但不願意聽完。
⑤ 視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 不喜歡光亮、害怕強光,對閃爍的燈光、霓虹燈等感到不適。
▪︎ 對變化的環境感到焦慮、甚至害怕尖叫。
►► 鈍感&尋求
▪︎ 對光線、圖案、顏色無法正確反應
▪︎ 一直想看特定物品,如旋轉的電風扇、車輪等。
⑥ 味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不喜歡大多數常見食物,甚至常常哭鬧、拒食,需要誘騙或是轉移注意力才能接受。
►► 鈍感&尋求
喜歡重口味的食物、重鹹重油才好吃,甚至特定只吃某一種類型的食物。
⑦ 嗅覺統合異常
►► 敏感&逃避
聞到特定氣味就有反應,甚至討厭特定氣味,會緊張到想逃離。
►► 鈍感&尋求
▪︎ 對味道沒反應,無法感知香味或臭味。
▪︎ 特定喜歡某些異味、譬如書墨味,一直想聞。
▍提供孩子感官經驗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歷經各式各樣的經驗與感受。每一次的感覺輸入,大腦都必須做出適切的反應與修正。經由一次次的刺激,連結肌肉動作、想法與經驗,使大腦功能愈加提升與成熟。如此便可以執行越來越困難的任務,例如需要技巧的運動,或是課業學習。
因此,坊間的感統課程會提供各式各樣的感官經驗,翻滾、攀爬、觸摸不同尺寸材質的物品等,讓孩子感官接收各種刺激。讓孩子體驗各式感官刺激是好的,尤其到公園跑跳攀爬、腳踏草地、溜滑梯盪鞦韆,都是很好的刺激。不過若說到感統異常的「治療」,就不簡單了。
各種感覺輸入就像是不同的調味料,每位孩子各種感覺輸入的需求量與比例不一樣,絕非越多越好。如果孩子感統異常,各種感覺輸入的份量拿捏相當倚丈治療師的專業與經驗。
如果孩子有上述的感統的問題,直接找職能治療師評估才能直搗問題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