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時候需要物理治療?去哪裡找物理治療?
「早期療育」也可稱做兒童復健,當家長(主要照顧者)發現孩子的動作發展疑似有落後時,可以先尋找鄰近住家的醫療機構,最常見的即是附設兒童復健的醫院以及診所復健科。
醫師先進行基礎的問診判斷,包含孩子的年齡、疾病史、家族史、家長觀察到的異樣和簡單的動作測試;若有需求,即會轉介給物理治療師安排日期進行詳細評估;因此通常『第一堂課』會是治療師藉由專業評估工具與表單逐一進行項目測驗;若發現孩子在同樣年齡的族群中確實有動作落後的現象,就會規劃每週固定的時段進行治療或復健訓練。
物理治療著重孩子的大肌肉能力 / shutterstock
▍物理治療師會評估什麼?
一、詢問家庭背景與狀況
治療師可以從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平時缺少訓練的因素,以及需要趕快加強的動作是什麼? 譬如說:住處沒有電梯,因此上下樓梯的能力十分重要;孩子是否雙親比較忙碌,平常外出活動的時間太少;孩子要準備上幼幼班了,但身形比較嬌小或經常跌倒;個性比較害羞不太會跟人互動玩遊戲等等。
二、觀察個性、姿勢、體型與動作
除了先天性的疾病,如唐氏症或腦性麻痺,在外觀上有很明顯的徵狀外,部分發展遲緩的孩子可以從姿勢的變換和穩定度,以及各種動作的力道和幅度範圍來推測出是否有「張力低下」、「脊椎側彎」、「靜動態平衡」、「協調不良」或「肌肉力量」等不足的問題。
通常一堂課約30分鐘,也能觀察出孩子的體力、耐力和專注度;與家長間的互動、對玩具的好奇心,以及是否能夠理解“遵守上課的指令”,都會成為治療師日後協助擬定課程計畫的一部分。
三、專業的評估工具表單
臨床早期療育有非常多的專業評估工具,包含國際通用的黃金標準以及國內專家學者所設計的表單,搭配專屬的評估器具都有一套完整的施行原則,詳細的物理治療評估經常會需要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的時間。
治療師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優勢,不僅僅是在治療室內訓練孩子的肢體能力,也可以進一步提供家長協助孩子居家時的額外活動,建議或學校老師可以多加強的練習或提醒多注意的危險因子。
▍物理治療師會如何協助幼兒呢?
常見的物理治療設備經常和訓練粗大動作有關,如坐姿、站立、爬行、行走和跑跳,因此具備良好支撐性跟彈性避免受傷。
常見的大型輔具包含彈玻類的滾筒、座椅和泡棉墊等;步行器、學步車、滑板車、三輪車、花生球(治療球)、平衡板、各類觸覺步道和大小尺寸球體;場所大一點的可能還會有球池、翹翹板、跑步機、滑梯、彈跳床、簡易階梯與懸吊紅繩系統,宛如小型的多功能操練場。
部分物品可能在學校幼稚園見過一模一樣的設備,不過醫療院所的彈玻類輔具材質必須經由衛福部審核通過,即使孩子不小心舔到或皮膚接觸都不用擔心。
雖然物理治療的兒童復健用具成千上百,但不代表每一樣物品都會使用到,治療師會針對孩子客製化並擬定課程計畫,找出需要加強的動作,融入到遊戲環節或闖關任務中,漸進式地達到發展里程碑的目標;必要時也會和職能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彼此交流孩子的上課狀況和習性,討論出對孩子最有效率的治療模式,因此讓孩子單獨上課或是安排多人上課都是有目的跟意義的唷!
每週1-2回的治療課程是焦點密集式的誘導出孩子動作,一開始會將孩子表現不佳的姿勢拆解成簡單的步驟,經由反覆訓練來熟悉骨骼肌肉的運用,最後才組合成一連串流暢且難度高的動作,就好比發網球,拋球跟揮拍先分開單獨練習,等動作姿勢熟悉後再執行真正的發球。
家長帶孩子出去跑跑跳跳就是最好的刺激 / shutterstock
▍家長們也有功課唷!
由於現代化生活與3C的普遍,使得幼兒粗大動作的發展遲緩並不少見,因此家長們無需太過恐慌或是焦慮,無需把發展遲緩認定成一種特殊疾病;讓小朋友在短短30-60分鐘的早期療育課程中,透過與治療師或其他幼兒的遊戲互動間,可以獲得專業的肢體訓練和骨骼肌肉成長,並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當然,家庭的支持與陪伴也是相當重要的,治療師通常會給予家長一些「回家作業」,讓小朋友即便在家中也能時時刻刻增進能力,如果有餘裕空閒的週末時間,不要忘記帶著小朋友到公園散步或戶外踏青運動,自然而然地奔跑跳躍就是最好的治療與練習!
▍孩子什麼時候需要物理治療?去哪裡找物理治療?
「早期療育」也可稱做兒童復健,當家長(主要照顧者)發現孩子的動作發展疑似有落後時,可以先尋找鄰近住家的醫療機構,最常見的即是附設兒童復健的醫院以及診所復健科。
醫師先進行基礎的問診判斷,包含孩子的年齡、疾病史、家族史、家長觀察到的異樣和簡單的動作測試;若有需求,即會轉介給物理治療師安排日期進行詳細評估;因此通常『第一堂課』會是治療師藉由專業評估工具與表單逐一進行項目測驗;若發現孩子在同樣年齡的族群中確實有動作落後的現象,就會規劃每週固定的時段進行治療或復健訓練。
物理治療著重孩子的大肌肉能力 / shutterstock
▍物理治療師會評估什麼?
一、詢問家庭背景與狀況
治療師可以從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平時缺少訓練的因素,以及需要趕快加強的動作是什麼? 譬如說:住處沒有電梯,因此上下樓梯的能力十分重要;孩子是否雙親比較忙碌,平常外出活動的時間太少;孩子要準備上幼幼班了,但身形比較嬌小或經常跌倒;個性比較害羞不太會跟人互動玩遊戲等等。
二、觀察個性、姿勢、體型與動作
除了先天性的疾病,如唐氏症或腦性麻痺,在外觀上有很明顯的徵狀外,部分發展遲緩的孩子可以從姿勢的變換和穩定度,以及各種動作的力道和幅度範圍來推測出是否有「張力低下」、「脊椎側彎」、「靜動態平衡」、「協調不良」或「肌肉力量」等不足的問題。
通常一堂課約30分鐘,也能觀察出孩子的體力、耐力和專注度;與家長間的互動、對玩具的好奇心,以及是否能夠理解“遵守上課的指令”,都會成為治療師日後協助擬定課程計畫的一部分。
三、專業的評估工具表單
臨床早期療育有非常多的專業評估工具,包含國際通用的黃金標準以及國內專家學者所設計的表單,搭配專屬的評估器具都有一套完整的施行原則,詳細的物理治療評估經常會需要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的時間。
治療師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優勢,不僅僅是在治療室內訓練孩子的肢體能力,也可以進一步提供家長協助孩子居家時的額外活動,建議或學校老師可以多加強的練習或提醒多注意的危險因子。
▍物理治療師會如何協助幼兒呢?
常見的物理治療設備經常和訓練粗大動作有關,如坐姿、站立、爬行、行走和跑跳,因此具備良好支撐性跟彈性避免受傷。
常見的大型輔具包含彈玻類的滾筒、座椅和泡棉墊等;步行器、學步車、滑板車、三輪車、花生球(治療球)、平衡板、各類觸覺步道和大小尺寸球體;場所大一點的可能還會有球池、翹翹板、跑步機、滑梯、彈跳床、簡易階梯與懸吊紅繩系統,宛如小型的多功能操練場。
部分物品可能在學校幼稚園見過一模一樣的設備,不過醫療院所的彈玻類輔具材質必須經由衛福部審核通過,即使孩子不小心舔到或皮膚接觸都不用擔心。
雖然物理治療的兒童復健用具成千上百,但不代表每一樣物品都會使用到,治療師會針對孩子客製化並擬定課程計畫,找出需要加強的動作,融入到遊戲環節或闖關任務中,漸進式地達到發展里程碑的目標;必要時也會和職能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彼此交流孩子的上課狀況和習性,討論出對孩子最有效率的治療模式,因此讓孩子單獨上課或是安排多人上課都是有目的跟意義的唷!
每週1-2回的治療課程是焦點密集式的誘導出孩子動作,一開始會將孩子表現不佳的姿勢拆解成簡單的步驟,經由反覆訓練來熟悉骨骼肌肉的運用,最後才組合成一連串流暢且難度高的動作,就好比發網球,拋球跟揮拍先分開單獨練習,等動作姿勢熟悉後再執行真正的發球。
家長帶孩子出去跑跑跳跳就是最好的刺激 / shutterstock
▍家長們也有功課唷!
由於現代化生活與3C的普遍,使得幼兒粗大動作的發展遲緩並不少見,因此家長們無需太過恐慌或是焦慮,無需把發展遲緩認定成一種特殊疾病;讓小朋友在短短30-60分鐘的早期療育課程中,透過與治療師或其他幼兒的遊戲互動間,可以獲得專業的肢體訓練和骨骼肌肉成長,並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當然,家庭的支持與陪伴也是相當重要的,治療師通常會給予家長一些「回家作業」,讓小朋友即便在家中也能時時刻刻增進能力,如果有餘裕空閒的週末時間,不要忘記帶著小朋友到公園散步或戶外踏青運動,自然而然地奔跑跳躍就是最好的治療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