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s,簡稱PECS),是由美國學者Bondy和Frost針對無口語/低口語的孩子設計的一套溝通訓練方式。透過六個階段的結構化練習,讓孩子透過圖卡交換的溝通管道,發展出主動表達與互動的能力。
▍開始訓練PECS的準備
在正式踏入PECS的訓練階段前,大人應該先了解孩子的溝通狀況,以確認孩子對什麼人、物、情況有較高的溝通意圖,包含:
1. 孩子的喜好
可作為練習時的目標物或增強
2. 溝通模式
► 溝通主動性/被動性
例如:孩子願意主動表達/沒有反應不想理人/排斥溝通/不願意主動表達但願意回應
► 溝通對象
例如:家人、老師、同儕等
► 溝通情境
例如:吃飯、玩玩具、看電視、上課
► 溝通行為
例如:拍肚子、逃離、捂耳朵、尖叫、延宕性仿說、不斷提問
► 溝通目的
例如:表示想尿尿、不喜歡或不願意參與、感到不安、想找媽媽
► 溝通結果
例如:大人理解孩子的意圖順利滿足孩子的需求、週遭人都無法猜到孩子的目的因此孩子的需求以至於沒有達到實現
舉例而言:
睿睿上課時遇到停電 溝通情境,感到害怕不安 溝通目的,因此不斷重複說「切鯊魚的肚子」 溝通行為 。
在場老師 溝通對象 忙著處理混亂情況,只回應他「這裡沒有鯊魚」,睿睿沒有獲得安撫 溝通結果,繼續仿說「切鯊魚的肚子」。
▍PECS訓練的六個階段
► 階段一:以圖卡易物 >>建立圖卡換物品的概念
需要兩名訓練者:分別為「溝通者」與「提示者」步驟:
1. 溝通者坐在孩子對面,提示者則坐在後面
2. 溝通者引導孩子去拿其想要的物品
3. 提示者看到孩子要伸手拿取物品時,用肢體提醒孩子拿對應的圖卡給溝通者
4. 當孩子拿到圖卡,溝通者立即將物品交給孩子
► 階段二:提升孩子自發溝通的獨立性 >>拉長孩子與溝通者及孩子、孩子與溝通簿之間的距離
步驟:
1. 拉長孩子與溝通者之間的距離
2. 鼓勵孩子從溝通簿中拿出圖卡並交給溝通者
3. 拉長孩子與溝通簿的距離
過程中若孩子沒有反應或不知到該如何進操作時,提示者可適時以肢體協助。
待孩子「從溝通簿拿圖卡」的行為練得穩定了,提示者要慢慢褪除協助。
► 階段三:分辨圖片 >>讓孩子挑出圖卡
讓孩子練習從溝通簿的多張圖卡中,挑出想要物品的圖卡,並交給溝通者。
練習難度由易到難。例如先由兩張差異大的圖卡開始練習(如:一張很喜歡、一張很討厭),穩定後再逐漸增加圖卡數量,最終孩子可在一整本溝通簿中翻找到需要的頁面與圖卡。
► 階段四:練習句型 >>拿取「我要+圖卡」
步驟:
1. 訓練孩子拿起「我要」+「圖卡」,並貼在句型條上
2. 孩子從溝通簿將句型條撕下來交給溝通者
3. 溝通者將物品交換給孩子
此步驟亦可練習擴增詞彙量與不同的句型
► 階段五:練習「你要什麼?」的疑問句聽理解
溝通者以口語詢問孩子:「你想要什麼?」,孩子即可拿出「我要」+「圖卡」
► 階段六:練習其他句子的回應
除了「你要什麼?」的句型與功能外,溝通者增加其他疑問句,如:「這是什麼?」、「誰來了?」、「你喜歡哪一個?」等句型,期待孩子可以透過PECS回答更多元的問題,甚至在學校、家中、閱讀繪本、玩遊戲等不同情境下,皆能主動使用圖卡進行溝通。
▍可能存在的限制
► 練習初期需要溝通者與提示者二人參與,且二人都必須要能敏感地察覺孩子的反應,並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應對;若過程中二人反應不同步,可能造成孩子混淆。
► 若想將PECS的使用擴展到其他情境,會與孩子進行溝通的對象都必須對PECS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該如何反應
► 當孩子可以主動使用PECS後,溝通對象需要有耐性地等待孩子反應,並尊重孩子的想法,避免過多的協助或引導選擇
► 若其他老師或家人沒有陪伴練習,PECS就只能在結構化的教室中使用,難以在生活情境中發揮。
► 若孩子興趣狹窄,即便會使用 PECS進行交換喜歡的物品、也會辨識常用的圖卡內容後,但仍舊並無其他明確的主動溝通動機,導致使用PECS的機會受限、無法類化到生活中。
▍讓PECS發揮效用,成為開啟孩子溝通能力的鑰匙
PECS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訓練方式,可應用在低口語/無口語的個體身上,幫助建立互動的行為、提升溝通的效能,並減少負向情緒與行為的產生。
但在過程中,必須時時觀察孩子的需求、喜好與能力進展,同時也要擴充PECS使用情境與對象,包含:學校的不同的課程中、下課時間、吃飯時間、家中、全家出遊等。將圖卡運用在自然生活中,才能有效地將溝通的概念深植在孩子的腦中。
PECS不僅幫助孩子建立「詞彙階層的需求表達」,更是為孩子開啟「主動溝通」的模式,感受與人互動所獲得的裨益。期待孩子能在PECS的學習基礎之上,能夠順利地建立其他溝通輔具、核心詞彙、注音拼讀、手勢甚至口語表達的溝通方式。
參考文獻
王俊凱(2022)。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ECS)建立無口語自閉症 幼兒溝通行為的問題與因應策略:一名個案研究。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 91-96。
鄧文(101)。探討圖卡兌換溝通系統(PECS) 運用於身心障礙學生之後設分析。國小特殊教育,53 , 96-110。
延伸閱讀
• 聽聽各專業談自閉症-有什麼分類、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 自閉症關鍵核心能力-社會動機
• 練習眼神接觸:你也成天叫孩子「眼睛看我」嗎?
• 自閉症的社交性溝通
• 語言治療師對於自閉症患者的介入模式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s,簡稱PECS),是由美國學者Bondy和Frost針對無口語/低口語的孩子設計的一套溝通訓練方式。透過六個階段的結構化練習,讓孩子透過圖卡交換的溝通管道,發展出主動表達與互動的能力。
▍開始訓練PECS的準備
在正式踏入PECS的訓練階段前,大人應該先了解孩子的溝通狀況,以確認孩子對什麼人、物、情況有較高的溝通意圖,包含:
1. 孩子的喜好
可作為練習時的目標物或增強
2. 溝通模式
► 溝通主動性/被動性
例如:孩子願意主動表達/沒有反應不想理人/排斥溝通/不願意主動表達但願意回應
► 溝通對象
例如:家人、老師、同儕等
► 溝通情境
例如:吃飯、玩玩具、看電視、上課
► 溝通行為
例如:拍肚子、逃離、捂耳朵、尖叫、延宕性仿說、不斷提問
► 溝通目的
例如:表示想尿尿、不喜歡或不願意參與、感到不安、想找媽媽
► 溝通結果
例如:大人理解孩子的意圖順利滿足孩子的需求、週遭人都無法猜到孩子的目的因此孩子的需求以至於沒有達到實現
舉例而言:
睿睿上課時遇到停電 溝通情境,感到害怕不安 溝通目的,因此不斷重複說「切鯊魚的肚子」溝通行為 。
在場老師 溝通對象 忙著處理混亂情況,只回應他「這裡沒有鯊魚」,睿睿沒有獲得安撫 溝通結果,繼續仿說「切鯊魚的肚子」。
▍PECS訓練的六個階段
► 階段一:以圖卡易物
>>建立圖卡換物品的概念
需要兩名訓練者:分別為「溝通者」與「提示者」
步驟:
1. 溝通者坐在孩子對面,提示者則坐在後面
2. 溝通者引導孩子去拿其想要的物品
3. 提示者看到孩子要伸手拿取物品時,用肢體提醒孩子拿對應的圖卡給溝通者
4. 當孩子拿到圖卡,溝通者立即將物品交給孩子
► 階段二:提升孩子自發溝通的獨立性
>>拉長孩子與溝通者及孩子、孩子與溝通簿之間的距離
步驟:
1. 拉長孩子與溝通者之間的距離
2. 鼓勵孩子從溝通簿中拿出圖卡交給溝通者
過程中若孩子沒有反應或不知到該如何進操作時,提示者可適時以肢體協助。
待孩子「從溝通簿拿圖卡」的行為練得穩定了,提示者要慢慢褪除協助。
► 階段三:分辨圖片
>>讓孩子挑出圖卡
讓孩子練習從溝通簿的多張圖卡中,挑出想要物品的圖卡,並交給溝通者。
練習難度由易到難。例如先由兩張差異大的圖卡開始練習(如:一張很喜歡、一張很討厭),穩定後再逐漸增加圖卡數量,最終孩子可在一整本溝通簿中翻找到需要的頁面與圖卡。
► 階段四:練習句型
>>拿取「我要+圖卡」
步驟:
1. 訓練孩子拿起「我要」+「圖卡」,並貼在句型條上
2. 孩子從溝通簿將句型條撕下來交給溝通者
3. 溝通者將物品交換給孩子
此步驟亦可練習擴增詞彙量與不同的句型
► 階段五:練習「你要什麼?」的疑問句聽理解
溝通者以口語詢問孩子:「你想要什麼?」,孩子即可拿出「我要」+「圖卡」
► 階段六:練習其他句子的回應
除了「你要什麼?」的句型與功能外,溝通者增加其他疑問句,如:「這是什麼?」、「誰來了?」、「你喜歡哪一個?」等句型,期待孩子可以透過PECS回答更多元的問題,甚至在學校、家中、閱讀繪本、玩遊戲等不同情境下,皆能主動使用圖卡進行溝通。
▍可能存在的限制
► 練習初期需要溝通者與提示者二人參與,且二人都必須要能敏感地察覺孩子的反應,並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應對;若過程中二人反應不同步,可能造成孩子混淆。
► 若想將PECS的使用擴展到其他情境,會與孩子進行溝通的對象都必須對PECS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該如何反應
► 當孩子可以主動使用PECS後,溝通對象需要有耐性地等待孩子反應,並尊重孩子的想法,避免過多的協助或引導選擇
► 若其他老師或家人沒有陪伴練習,PECS就只能在結構化的教室中使用,難以在生活情境中發揮。
► 若孩子興趣狹窄,即便會使用 PECS進行交換喜歡的物品、也會辨識常用的圖卡內容後,但仍舊並無其他明確的主動溝通動機,導致使用PECS的機會受限、無法類化到生活中。
▍讓PECS發揮效用,成為開啟孩子溝通能力的鑰匙
PECS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訓練方式,可應用在低口語/無口語的個體身上,幫助建立互動的行為、提升溝通的效能,並減少負向情緒與行為的產生。
但在過程中,必須時時觀察孩子的需求、喜好與能力進展,同時也要擴充PECS使用情境與對象,包含:學校的不同的課程中、下課時間、吃飯時間、家中、全家出遊等。將圖卡運用在自然生活中,才能有效地將溝通的概念深植在孩子的腦中。
PECS不僅幫助孩子建立「詞彙階層的需求表達」,更是為孩子開啟「主動溝通」的模式,感受與人互動所獲得的裨益。期待孩子能在PECS的學習基礎之上,能夠順利地建立其他溝通輔具、核心詞彙、注音拼讀、手勢甚至口語表達的溝通方式。
參考文獻
王俊凱(2022)。探討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ECS)建立無口語自閉症 幼兒溝通行為的問題與因應策略:一名個案研究。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 91-96。
鄧文(101)。探討圖卡兌換溝通系統(PECS) 運用於身心障礙學生之後設分析。國小特殊教育,53 , 96-110。
延伸閱讀
• 聽聽各專業談自閉症-有什麼分類、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 自閉症關鍵核心能力-社會動機
• 練習眼神接觸:你也成天叫孩子「眼睛看我」嗎?
• 自閉症的社交性溝通
• 語言治療師對於自閉症患者的介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