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學校教育
2024.06.11
社群分享

入國小的準備

孩子要從快樂沒壓力的幼兒園進入國小,家長難免會憂心。不過做好準備,或許孩子適應狀況會比想像中的還要好喔!

 
對於每個小一新鮮人而言,進入國小要面對好多的不同以及挑戰,何況是發展比較慢的孩子,家長勢必得提早陪伴孩子做好準備。


   

▍小學大不同

  

幼兒園與國小有很多的不同之處,要穿制服、寫作業、寫聯絡簿、考試、一人一組桌椅、上課時間乖乖坐好、下課自由活動、沒了點心、午休不能躺睡袋休息、放學要自己走到校門找家長或安親班老師……。

 

除了學業能力的要求以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其實在在都需要孩子學會「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以及養成「負責任的態度」。

事實上,這兩點都可從生活瑣事中見得,譬如說準時上學、完成功課、清楚課表與行程、記得帶作業、自己收拾書包、洗澡換衣、簡單家事等。家長要讓孩子瞭解哪些事情是「份內工作」,既使沒有大人的聲控,也要自行完成。

   
 

▍入小前預先練習與養成

 

以下是進入國小,家長可以預先與孩子一一練習的能力及習慣:

 

1. 書寫名字

能自己書寫出姓名。

有些老師會希望孩子入小時就要以正確筆順書寫,不過此點端視孩子的能力。若孩子原本畫畫寫字就沒力氣,建議找職能治療師了解,看看如何幫孩子加強手臂、手腕、掌內或手指的能力。

 

*低年級孩子手腕力道不足,請為孩子準備 HB、2B 鉛筆,自動鉛筆較適合中高年級學生。

   
2. 在位置上安靜久坐

小學一堂課40分鐘,對於多數升小學的新鮮人而言都是考驗,何況是較難靜下來的孩子。建議家長及早陪伴習慣靜態活動,如拼拼圖、親子共讀等,時間慢慢拉長,讓孩子逐漸適應。

   
3. 背誦家中資訊

能說出父母或其他照顧者(如阿嬤、姑姑)的姓名及電話號碼。還可以訓練孩子學習操作公用電話,以便聯繫家人。

 

4. 自行如廁

在國小,女生使用蹲式馬桶、男生則是小便斗與蹲式馬桶。孩子要學習蹲著如廁,並自己擦屁股。

  
5. 收拾書包

練習把書本、文具整齊地放進書包,將書包打理整齊。如此也有助於之後對照聯絡簿,將作業簿不缺漏的放入書包。

*不建議購買拉桿式書包

  
6. 清潔能力

自己收拾抽屜與桌面,整理並清潔乾淨。

   
7. 衣物自理

練習穿衣褲、外套、穿襪、穿鞋、繫鞋帶,若不會繫鞋帶則選擇魔鬼氈黏貼的鞋子。

 

8. 作息

練習晚上 9 點以前睡覺,早上 7 點以前起床,7:15 前完成刷牙、洗臉、如廁、穿好衣襪,並用完早餐,儘量在 7:30~8:00 到校。

小學生可能會有較多的活動、課程,家長可以準備周曆,以圖示與文字(注音)標示,協助孩子自己就能夠搞清楚每日行程。

 

*每日上學時間 7:30~8:00,放學時間 12:30,每週二上整天,下午 4:00 放學。

 

9. 在家吃早餐

幼兒園時,到校後還有早點,午餐也比較早開動,因此很多孩子並無一大早就吃早餐的習慣。進入一年級,除了要提早起床上學,還得習慣在到校前就把早餐吃完,免得還沒到中午就飢腸轆轆。

 

10. 用餐能力

指導孩子自己用湯匙與筷子吃飯,專心用餐不偏食,儘量在 30分鐘內用餐完畢,並在用餐時維持桌面的整潔。

 

11. 區分個人物品

家長可以幫孩子將書本與文具貼上姓名標籤,避免孩子丟三落四的,也與同學做區隔。與幼兒園相比,小學生更有自行保管及運用自己物品的權利,也因此必須搞清楚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以避免與同儕發生紛爭。

 

12. 練體力

可以先讓孩子嘗試跳繩或丟接球,並練練體力,以應付體育課與下課遊玩的體能要求。

 

13. 語言表達能力

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事件發生始末、回答大人的提問、耐心傾聽他人說話。 同儕間難免有衝突,在小學階段老師並不會時時刻刻盯著,孩子需要能為自己辯駁解釋。

  
14. 與大人分享學校生活與心情

國小階段會有課業學習的壓力,但也不可不注意孩子與同儕的互動關係。

平時就要與孩子談論學校生活與心中所想,不帶成見且包容地與孩子輕鬆聊天,讓孩子能夠主動說出心中的煩惱。

若在學校真的發生什麼需要大人介入的情事,也才能及時與老師討論處理。

 
 

▍孩子的心態調適  

 
不僅大人憂心匆匆,孩子被耳提面命「長大了要念國小囉」、「國小就要寫功課、考試」、「國小就要會注音符號」、「國小就沒有老師一直幫你喔」,也會感到焦慮有壓力,且這樣的情緒若不外顯,就容易被大人忽略。
 
大人切忌語帶威脅地提及國小的狀況,與孩子討論國小將要面臨的不同與挑戰時宜以正面的語句闡述,且強調大人會予以支持、一起面對。
 
在開學前,多多帶孩子到學校周遭走動,讓孩子了解附近環境。也可以趁校園開放時進入參觀,甚至到操場跑跑,看看比幼兒園更開闊的環境,想想未來可以於此與同學自由嬉戲。
 
   

▍學用品檢核表
(僅供參考,依各校規定為準)
 

 

 

► 鉛筆盒

(不要放太多不必要的文具用品)

 

鉛筆 2~3 枝(削尖,六角鉛筆尤佳)

直尺 1 把(刻度要清楚)

修正帶 1 個

原子筆 2 枝 (藍或黑x1、紅x1)

橡皮擦 1 個
螢光筆 2 枝(建議不同顏色)

  

► 餐具

餐盤、餐碗(建議具隔熱效果)、筷子、湯匙

水壺(500cc 以上,最好有掛帶,方便掛在桌子旁;學校有飲水設備,孩子可以自行裝水)
 

► 放置學校

潔牙用具(牙刷、牙膏、漱口杯)

墊板

剪刀(留意安全性)

膠水、膠帶

彩色筆、色鉛筆或彩虹筆(因校而異)

蠟筆(宜旋轉蠟筆)

國語字典 

衛生紙1包 

備用口罩

抹布(要有掛帶, 可掛於桌子旁)

A4 透明 L 夾  

 

► 其他用品

防身警報器

防災用品(因校而異)

 
延伸閱讀

 擔心孩子的能力在升小學後適應困難-爸媽要做的準備與申請

 升國小鑑定安置

 

 
對於每個小一新鮮人而言,進入國小要面對好多的不同以及挑戰,何況是發展比較慢的孩子,家長勢必得提早陪伴孩子做好準備。


   

▍小學大不同

  

幼兒園與國小有很多的不同之處,要穿制服、寫作業、寫聯絡簿、考試、一人一組桌椅、上課時間乖乖坐好、下課自由活動、沒了點心、午休不能躺睡袋休息、放學要自己走到校門找家長或安親班老師……。

 

除了學業能力的要求以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其實在在都需要孩子學會「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以及養成「負責任的態度」。

事實上,這兩點都可從生活瑣事中見得,譬如說準時上學、完成功課、清楚課表與行程、記得帶作業、自己收拾書包、洗澡換衣、簡單家事等。家長要讓孩子瞭解哪些事情是「份內工作」,既使沒有大人的聲控,也要自行完成。

   
 

▍入小前預先練習與養成

 

以下是進入國小,家長可以預先與孩子一一練習的能力及習慣:

 

1. 書寫名字

能自己書寫出姓名。

有些老師會希望孩子入小時就要以正確筆順書寫,不過此點端視孩子的能力。若孩子原本畫畫寫字就沒力氣,建議找職能治療師了解,看看如何幫孩子加強手臂、手腕、掌內或手指的能力。

 

*低年級孩子手腕力道不足,請為孩子準備 HB、2B 鉛筆,自動鉛筆較適合中高年級學生。

   
2. 在位置上安靜久坐

小學一堂課40分鐘,對於多數升小學的新鮮人而言都是考驗,何況是較難靜下來的孩子。建議家長及早陪伴習慣靜態活動,如拼拼圖、親子共讀等,時間慢慢拉長,讓孩子逐漸適應。

   
3. 背誦家中資訊

能說出父母或其他照顧者(如阿嬤、姑姑)的姓名及電話號碼。還可以訓練孩子學習操作公用電話,以便聯繫家人。

 

4. 自行如廁

在國小,女生使用蹲式馬桶、男生則是小便斗與蹲式馬桶。孩子要學習蹲著如廁,並自己擦屁股。

  
5. 收拾書包

練習把書本、文具整齊地放進書包,將書包打理整齊。如此也有助於之後對照聯絡簿,將作業簿不缺漏的放入書包。

*不建議購買拉桿式書包

  
6. 清潔能力

自己收拾抽屜與桌面,整理並清潔乾淨。

   
7. 衣物自理

練習穿衣褲、外套、穿襪、穿鞋、繫鞋帶,若不會繫鞋帶則選擇魔鬼氈黏貼的鞋子。

 

8. 作息

練習晚上 9 點以前睡覺,早上 7 點以前起床,7:15 前完成刷牙、洗臉、如廁、穿好衣襪,並用完早餐,儘量在 7:30~8:00 到校。

小學生可能會有較多的活動、課程,家長可以準備周曆,以圖示與文字(注音)標示,協助孩子自己就能夠搞清楚每日行程。

 

*每日上學時間 7:30~8:00,放學時間 12:30,每週二上整天,下午 4:00 放學。

 

9. 在家吃早餐

幼兒園時,到校後還有早點,午餐也比較早開動,因此很多孩子並無一大早就吃早餐的習慣。進入一年級,除了要提早起床上學,還得習慣在到校前就把早餐吃完,免得還沒到中午就飢腸轆轆。

 

10. 用餐能力

指導孩子自己用湯匙與筷子吃飯,專心用餐不偏食,儘量在 30分鐘內用餐完畢,並在用餐時維持桌面的整潔。

 

11. 區分個人物品

家長可以幫孩子將書本與文具貼上姓名標籤,避免孩子丟三落四的,也與同學做區隔。與幼兒園相比,小學生更有自行保管及運用自己物品的權利,也因此必須搞清楚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以避免與同儕發生紛爭。

 

12. 練體力

可以先讓孩子嘗試跳繩或丟接球,並練練體力,以應付體育課與下課遊玩的體能要求。

 

13. 語言表達能力

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事件發生始末、回答大人的提問、耐心傾聽他人說話。 同儕間難免有衝突,在小學階段老師並不會時時刻刻盯著,孩子需要能為自己辯駁解釋。

  
14. 與大人分享學校生活與心情

國小階段會有課業學習的壓力,但也不可不注意孩子與同儕的互動關係。

平時就要與孩子談論學校生活與心中所想,不帶成見且包容地與孩子輕鬆聊天,讓孩子能夠主動說出心中的煩惱。

若在學校真的發生什麼需要大人介入的情事,也才能及時與老師討論處理。

   
 

▍孩子的心態調適  

 
不僅大人憂心匆匆,孩子被耳提面命「長大了要念國小囉」、「國小就要寫功課、考試」、「國小就要會注音符號」、「國小就沒有老師一直幫你喔」,也會感到焦慮有壓力,且這樣的情緒若不外顯,就容易被大人忽略。
 
大人切忌語帶威脅地提及國小的狀況,與孩子討論國小將要面臨的不同與挑戰時宜以正面的語句闡述,且強調大人會予以支持、一起面對。
 
在開學前,多多帶孩子到學校周遭走動,讓孩子了解附近環境。也可以趁校園開放時進入參觀,甚至到操場跑跑,看看比幼兒園更開闊的環境,想想未來可以於此與同學自由嬉戲。
   
     

▍學用品檢核表
(僅供參考,依各校規定為準)
 

 

 
► 鉛筆盒

(不要放太多不必要的文具用品)

 

鉛筆 2~3 枝(削尖,六角鉛筆尤佳)

直尺 1 把(刻度要清楚)

修正帶 1 個

原子筆 2 枝 (藍或黑x1、紅x1)

橡皮擦 1 個
螢光筆 2 枝(建議不同顏色)

  

► 餐具

餐盤、餐碗(建議具隔熱效果)、筷子、湯匙

水壺(500cc 以上,最好有掛帶,方便掛在桌子旁;學校有飲水設備,孩子可以自行裝水)
 

► 放置學校

潔牙用具(牙刷、牙膏、漱口杯)

墊板

剪刀(留意安全性)

膠水、膠帶

彩色筆、色鉛筆或彩虹筆(因校而異)

蠟筆(宜旋轉蠟筆)

國語字典 

衛生紙1包 

備用口罩

抹布(要有掛帶, 可掛於桌子旁)

A4 透明 L 夾  

 

► 其他用品

防身警報器

防災用品(因校而異)

 
延伸閱讀

• 擔心孩子的能力在升小學後適應困難-爸媽要做的準備與申請

• 升國小鑑定安置

 
王昱淇
簡介

- 現職 -
台北市/新北市學校系統巡迴語言治療師

//
「是在醫院幫孩子做早療的治療師,也是帶孩子跑早療的媽媽」

 
一畢業就到醫院成為早療語言治療師

在生了低張的邊動兒子

才發現不同角色的人對特兒的了解似乎都顯得有點片面

 

經歷了六年帶孩子跑早療、入幼兒園及小學的時光

累積了滿點的育兒技能與早療知識資訊

 

想以自己既是治療師又是早療家長的角度

分享早療與育兒的觀點

- 現職 -
台北市/新北市學校系統巡迴語言治療師

//
「是在醫院幫孩子做早療的治療師,也是帶孩子跑早療的媽媽」

 
一畢業就到醫院成為早療語言治療師

在生了低張的邊動兒子

才發現不同角色的人對特兒的了解似乎都顯得有點片面

 

經歷了六年帶孩子跑早療、入幼兒園及小學的時光

累積了滿點的育兒技能與早療知識資訊

 

想以自己既是治療師又是早療家長的角度

分享早療與育兒的觀點

早療需求
小檢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