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ADHD / ADD 的孩子來說,除了治療與學習策略外,「日常生活的調整」其實是一個非常關鍵、卻常被忽略的部分。良好的作息、運動與營養,能幫助大腦提升自我調節力,進而改善情緒與注意力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從四個日常面向出發,打造穩定的支持環境,陪孩子一起向前走得更穩、更有力量!
一、規律作息:讓大腦更穩定的第一步
對 ADHD / ADD 孩子來說,充足又穩定的睡眠非常重要。大腦在夜間進行修復、整合,才能在白天有更好的專注與自我控制能力。
① 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
▸ 每晚睡前時間不晚於 21:00~21:30,早上固定在 06:30~07:00 起床
② 建立睡前儀式:
▸ 洗澡 → 安靜活動(說故事、聽輕音樂)→ 上床睡覺
▸ 睡前避免使用 3C 或吃甜食,避免刺激大腦活躍
二、晨間運動:開啟大腦的「專注模式」
有氧運動對 ADHD / ADD 孩子特別有幫助,能促進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的分泌,提升情緒穩定與注意力。運動後的專注力提升可維持數小時,是「大腦的天然開關」。
① 起床後安排 30~40 分鐘的晨間運動:
▸ 可選擇:跑步、快走、跳繩、騎腳踏車等有節奏的持續性運動
▸ 讓孩子微喘、微汗為佳,代表心率進入活化區間
② 運動後安排靜態活動,如早餐、閱讀、收書包,有助延續專注力效果
三、飲食調整:從營養下手,幫助大腦更有力
飲食對於 ADHD / ADD 孩子的情緒與專注影響不容小覷。選擇對的大腦燃料,可以穩定血糖、減少情緒波動,也有助於學習表現。
① 增加以下食材攝取:
▸ 富含 Omega-3 的食物:如鮭魚、鯖魚、亞麻仁籽、核桃
▸ 優質蛋白質:如雞蛋、豆腐、雞胸肉,有助穩定血糖與情緒
▸ 富含鎂、鋅、鐵的食材:如菠菜、豆類、堅果,幫助神經傳導
②減少以下刺激來源:
▸ 含糖飲料、零食、精緻澱粉
▸ 含人工添加物或色素的食品
▸ 高咖啡因飲品,如冰茶、能量飲料
四、親子陪伴:情緒的穩定劑
孩子的情緒穩定,除了來自身體狀態,更來自與家人之間的連結感。每天的陪伴不需要很長,只要有品質、帶著關注,就能成為孩子面對挑戰的心理資源。
① 每天安排 15~30 分鐘的「親子時光」:
▸ 不談功課、不責備,單純聊天、玩遊戲、說故事
▸ 給孩子「我喜歡你原本樣子」的感覺,而非「我只在你表現好時才喜歡你」
② 善用具體讚美與鼓勵:
▸ 用「我看到你……我覺得你……」的句型,強化正向行為與自我認同
例如:「我看到你不小心打翻水時自己去拿抹布,這讓我覺得你很成熟!」
給父母的一句話
ADHD / ADD 孩子的成長,需要更多耐心與理解。但請相信,你每天為孩子做的這些小改變,都在為他的未來鋪一條更寬廣的路。
他不需要變得完美,只需要每天多一點穩定、多一點被支持的力量。而你,就是那個最關鍵、最溫暖的支持者。
對於 ADHD / ADD 的孩子來說,除了治療與學習策略外,「日常生活的調整」其實是一個非常關鍵、卻常被忽略的部分。良好的作息、運動與營養,能幫助大腦提升自我調節力,進而改善情緒與注意力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從四個日常面向出發,打造穩定的支持環境,陪孩子一起向前走得更穩、更有力量!
一、規律作息:讓大腦更穩定的第一步
對 ADHD / ADD 孩子來說,充足又穩定的睡眠非常重要。大腦在夜間進行修復、整合,才能在白天有更好的專注與自我控制能力。
① 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
▸ 每晚睡前時間不晚於 21:00~21:30,早上固定在 06:30~07:00 起床
② 建立睡前儀式:
▸ 洗澡 → 安靜活動(說故事、聽輕音樂)→ 上床睡覺
▸ 睡前避免使用 3C 或吃甜食,避免刺激大腦活躍
二、晨間運動:開啟大腦的「專注模式」
有氧運動對 ADHD / ADD 孩子特別有幫助,能促進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的分泌,提升情緒穩定與注意力。運動後的專注力提升可維持數小時,是「大腦的天然開關」。
① 起床後安排 30~40 分鐘的晨間運動:
▸ 可選擇:跑步、快走、跳繩、騎腳踏車等有節奏的持續性運動
▸ 讓孩子微喘、微汗為佳,代表心率進入活化區間
② 運動後安排靜態活動,如早餐、閱讀、收書包,有助延續專注力效果
三、飲食調整:從營養下手,幫助大腦更有力
飲食對於 ADHD / ADD 孩子的情緒與專注影響不容小覷。選擇對的大腦燃料,可以穩定血糖、減少情緒波動,也有助於學習表現。
① 增加以下食材攝取:
▸ 富含 Omega-3 的食物:如鮭魚、鯖魚、亞麻仁籽、核桃
▸ 優質蛋白質:如雞蛋、豆腐、雞胸肉,有助穩定血糖與情緒
▸ 富含鎂、鋅、鐵的食材:如菠菜、豆類、堅果,幫助神經傳導
②減少以下刺激來源:
▸ 含糖飲料、零食、精緻澱粉
▸ 含人工添加物或色素的食品
▸ 高咖啡因飲品,如冰茶、能量飲料
四、親子陪伴:情緒的穩定劑
孩子的情緒穩定,除了來自身體狀態,更來自與家人之間的連結感。每天的陪伴不需要很長,只要有品質、帶著關注,就能成為孩子面對挑戰的心理資源。
① 每天安排 15~30 分鐘的「親子時光」:
▸ 不談功課、不責備,單純聊天、玩遊戲、說故事
▸ 給孩子「我喜歡你原本樣子」的感覺,而非「我只在你表現好時才喜歡你」
② 善用具體讚美與鼓勵:
▸ 用「我看到你……我覺得你……」的句型,強化正向行為與自我認同
例如:「我看到你不小心打翻水時自己去拿抹布,這讓我覺得你很成熟!」
給父母的一句話
ADHD / ADD 孩子的成長,需要更多耐心與理解。但請相信,你每天為孩子做的這些小改變,都在為他的未來鋪一條更寬廣的路。
他不需要變得完美,只需要每天多一點穩定、多一點被支持的力量。而你,就是那個最關鍵、最溫暖的支持者。